1)74到家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亲讲这故事,孙泉源理解不了,他也不想理解,理解了故事含义又能怎么了?为这父亲说他愧对知识青年这个称号。父亲认为知识青年就应该是有知识的青年。如果没有知识,那就称不上是知识青年,那就只能称得是下乡青年。名字要符实:或者叫下乡学生,这也能说得过去。

  父亲迂阔,孙泉源早就知道。他没想到父亲居然迂阔到这种程度。他很无奈,笑一笑,对父亲说:“我还亵渎了两个字——知青。你是我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你是想让我读书学习。你没看到现在就是学富五车的大专家还受症呢,你说我读书学习能有啥用处?你教育我了。我知道:人不要恶,要善;人不能光讲命运,还得懂规矩,讲法律,要上进。好了爸。我知道了。”

  父亲知道儿子不愿听他说,发怒了;自己也觉没意思,没再言语,带着些许不好意思走了。母亲陪着孙泉源,看着他吃饭,问些他在乡下的情况。他跟母亲说,他上学时大姐给他买的那双呢绒袜子丢了。是洗净在沟口绳上晾着被人拿走的。——他没说偷,是怕母亲看不起沟里人。母亲哈哈笑着说:“那不是人偷走的,是风刮掉,小狗小猫叼着玩儿,叼走了。过些日子在哪个草窝子里出现了,你也不要再要了。那不值得要,现在买袜子不要票,再买一双就行了。”

  母亲比父亲通情达理,孙泉源早就知道。父亲对外人,老是爱面子,动不动就爱不好意思,让人觉得他是老好人,也让人觉得他好欺负。母亲为人处事总是大大方方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给人感觉,永远都是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有着刚帮宁正的性格。这跟她家庭妇女的身份是不相符的。这倒让街坊邻居看得起,让她的儿女们觉得有这样的母亲自己也能站得稳了。母亲只说让孩子们别干坏事儿,没说过让孩子们行善事。或许她是看出他丈夫行善没好报,由此才不劝孩子们行善?有这方面原因,具体究竟为啥,母亲不说,也就没人知道了。孙泉源知道母亲有这特点。他想让母亲给他队长大中买猪羊贪污取利这事儿做个评判。毕竟孙泉源涉世不深,他想积累生活经验。

  母亲听他说完,叹了口气,显得很无奈,说:“‘跟着啥人学啥人,跟着巫婆跳假神。’以后远离这样的人。这下到沟里还真是下坏了,没想到你们队长竟是这样的人。整天跟爱占小便宜的人在一起,还能学到啥好呢。咱家里真是没办法,有办法也真得给你调到条件好,人也好的地方去。”

  母亲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在反省自己没本事。孙泉源立马感觉到,母亲因为这事儿心里不舒服,感觉愧对孩子了。他不能让母亲心里苦,立马安慰母亲说:“甄世红家可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