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灭国方略_大秦妖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百族之间纠纷不断,战火频起,所以楚国的国力全都消耗在内战之中。

  而齐国却是一个统一的国度,自从将鲁国纳入版图,齐国王室也开始尊崇儒家的礼仪,贵族之间上行下效,奢侈成风,儒家的文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庸,“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是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的传承,是对儒家学者世代相传的“忠恕之道”的发展,其主旨在于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至诚”的境界。

  “诚”是充分表达个人的本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来是诚的,若能依着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发展天性的诚,便是“教”,便是“诚之”的工夫。

  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但是这种思想,也就造成了齐国不思进取,在七国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态度。

  灭国大战,秦国总是先易后难,那是因为要保持军力,保证在恶战中大秦战败之后,有自保之力。

  但现在七国之中只剩下两个国家,如果嫌攻打齐国,然后在攻打楚国,就是两次灭国大战。如果先将楚国这块硬骨头啃下来,齐国就会不战而降,所以只需发动一次灭国大战。”

  尉聊狐疑的道:“小公子怎么会肯定齐国不战而降。”

  将闾翻了个白眼,我能说我看过史书吗,无奈道:“这是从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中推算出来的,楚国是七国之中最奇特的国家,效仿的是周天子分封天下,每一个王侯,公子大臣,氏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而每一个封地都养有精兵。

  诸位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封地养的兵,并不属于楚国国家军队,而是私兵。

  诸侯之间为了抢夺更好的地盘,对抗百族之间的争斗,这些私兵装备精良,远胜于楚国的国家军队。地盘大,军阀林立,这也就造成了楚国王室软弱无力,但是真要以为楚国国力虚弱了,那就大错特错,虚弱的是王室,不是楚国。所以灭楚之战,就是我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而齐国地处东海之滨,最是富有,但是儒家文化却腐蚀了齐国贵族黎民的好战之心,人人怯战,而最重要的是,齐国没有良将,所以只要大秦灭亡了楚国,在大军压境,罗网策划齐国朝堂内部的反战情绪,齐国就可以不战而降。

  所以,这一次的灭国大战,我们反其道行之,先攻打楚国,在灭亡齐国,大秦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

  李斯大笑:“小公子思维独特,从国情民政文化上分析两国的不同,确实可行。”

  大殿之中顿时一片笑声,随即就是嗡嗡的议论声,秦王大悦,赞许的看了一眼将闾,这才将目光看向王翦蒙武:“李信说了意见,将闾也说了方略,两位上将军有什么话说。”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