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号外!_天命唯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去罗马的强宣称,不过这个不重要……

  但正如吼爹的名言,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自然是黄河中段的地上悬河,随时有冲出河堤,洪水滔天的风险。

  刘盈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这么个有利有弊的想法,提前开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行动。

  比如他在修建新城和长安城民居的时候,选择使用砖混结构替代原本的木制结构。

  当那些有钱人因为沉没成本,而不得不接受自己将要住进的是从前他们一直当做坟茔的房子之时,心态就会瞬间发生改变。

  只有乡巴老才会住在小木屋里,砖混结构的房子才是YYDS……

  再这样的舆论下,刘盈接连又开了好几间水泥工坊,排产的订单已经摞成了小山……

  如此,就可以免去许多参天大树被砍掉修建房屋。

  嗯,其实农民也不傻,并不会轻易砍伐树木。

  毕竟一棵大树持续生长,每年都可以捡到不少的枯枝败叶当做燃料,而且树长的时间越长就越值钱!

  而综合治理的第二个点,则是推广蜂窝煤。

  其实古人早就知道煤炭这一种可以燃烧的矿物了,只不过没有产生大规模使用的原因,在于大块的煤炭需要长时间的引燃,而小块的煤炭诸如烟煤之类燃烧后会产生呛人的气味。

  所以煤炭就成了穷人用不起,有钱人不想用的东西。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日常用作燃料的秸秆柴草基本不花钱,前者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而后者则是地上捡的。

  所以木柴消耗量最大的,其实是城市里的手工业者或者是小商贩等城里人。

  嗯,有钱人个体消耗量大,但总体数量少,基础资源的消耗量完全比不过数量更多的城市中产。

  举个栗子吧。

  自宋朝之后商贸就极其发达的广州,据资料记载,那里的人家一年使用的木柴大约是四十五担,重量约为两吨,木柴的价格大约是米价的十分之一。

  至于来源,则主要是城市周边的四乡地区,既番禺、花都、增城、从化。

  按照明朝人的记录,比如书成于嘉靖年间的《香山县志》:自花树坑以东、南台以南,多深山大林,或穷日行,空翠濠淳,杳无人迹。嘉靖中,异县豪右纠合乡氓,无所不到,其矩木以为材,其杂木悉以为炭,获利甚富,趁者益众。南台以南,山渐以童,而焚炭之气与日争赭。

  简单来说,就是城市周边的大树已经快被砍光了,而且烧炭产生的大气污染也很严重了。

  等到了清朝年间,《番禺县志》甚至出现‘禺山旧多松柏,今无存’的描写,意思就是山上已经彻底没树了。

  而这还是降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同时期降雨稀少,植被生长缓慢的北方中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要想保住黄土高原上的植被,蜂窝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煤炭相比于木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