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景国史略(下)_吾好以德服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四日后,皇帝任命董仲舒为丞相,征召数万儒生共赴天灾,以凡人之躯抗衡灾异,还家国太平安宁。

  按照董仲舒的指引,冲入天灾中的儒生居然真的找到了制止天灾的方法,原来每个天灾中心都有一种不可名状之力,称作“天灾之眼”,只要毁掉“天灾之眼”,天灾便会结束。

  儒生们前仆后继,死伤无数,终于平息了各处的天灾。

  幸存者更是凭此立功、立德,建立不朽功勋,修为突飞猛进,成就无上伟绩。

  史书记载,奔赴天灾之前,景朝上下共有“鸿儒”境三人,“明德”境两人。而制止天灾之后,儒生立功悟道,纷纷破境,儒门中“鸿儒”境激增至十一人,“明德”境增至四人,董仲舒更是由“明德”境更上一步,成为了景朝儒生中第一个问鼎“证道”境之人。

  至此,儒家超越道家,成为了景国第一学派,董仲舒更是极尽荣宠,被尊称为“董子”。

  读至此处,秦殊挠了挠后脑勺,忽然想到书院的董夫子,似乎正是千年前董仲舒的后人。

  不过董仲舒提出的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好景不长,在儒家平定天灾之后的不久,新的天灾便层出不穷的在各地涌现。

  因为平定天灾可以立功立德,提升修为,因此儒门学子纷纷挺身而出,慷慨赴行。

  但天灾凶险,屡屡有儒生丧命其中,未过几年,景朝的儒生便迅速凋敝,甚至一度有了后继无人的风险。

  皇帝担心儒家传承至此断绝,当即下令诸子百家中有为之士皆可去平定天灾,建立功勋,其中表现优异者不管出身什么学派,都可以获得朝廷的嘉奖。

  于是百家传人纷纷出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征伐天灾以建立不朽功业,更能提升自身的修为境界。

  至此景朝历经一千六百载,这天灾也横行了一千六百载,期间无数仁人志士死于其中,黎民百姓伤亡者更是不计其数,但这天灾始终无休无止,诸子百家对天灾的征伐也从未停歇。

  看到这里,秦殊轻轻合上书页,短暂的回忆了一下,便回想起了董夫子之前提到过的相关内容。

  董夫子曾说过,从“儒童”境到“君子”境最为简单,只是儒道入门,只凭领悟圣贤书就可以做到。

  但“君子”境再想精进,就必须通过“三不朽”来完成。所谓“三不朽”,指的是立言、立功和立德。征伐天灾,正好可以立功、立德,所以尽管凶险万分,依然有无数儒生愿意奔赴天灾。

  思及此处,秦殊突然心中一亮:“等等,如此说来,我在这个世界传播《抡语》,应该算是一种立言了!难怪范勇以及其他同学领悟了《抡语》之后,我的肌肉强度也跟着提升,就像收‘版权费’一样,这其中的本质,竟是立言!”

  想明白这一点,秦殊不免窃喜:“这样看来,我便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修为了。继续传播《抡语》以立言,通过征伐天灾去立功、立德。三种方法里立功、立德风险太高,就算伴随着高回报,也并非上上之选。还是立言这条路子稳健扎实,值得选择。”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