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九章 传檄而定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伪汉皇宫火势未熄,朱国瑞只好带着孔克仁前往原来的武昌府衙下榻。

  吃过饭食,孔克仁的脸上总算有了些血色。

  “殿下,臣本是句容人士。本想在湖广、江西游历一番,待了解伪汉详情后再投奔于您。谁知道,唐军攻势甚急,臣被困于城中,每日都在等着王师来救。”

  “先生辛苦了!”朱国瑞露出微笑,“不知先生对于伪汉剩余之地有何想法?”

  “所谓‘穷寇莫追’。”

  对于这个问题,孔克仁显然早有准备。

  “伪汉余孽所剩不多,王师若穷追不舍,彼必死斗,导致我军伤亡增多。以臣看,不如派出偏师做出袭扰之势。同时,将今日殿下之言誊抄各处。

  汉军创残之余,人各偷生。喘息尚且不暇,何人敢挺身再战?如此一来,我师不伤;二者,生灵获全;三者,保全智勇。殿下何乐而不为?”

  “先生高见!”

  朱国瑞不禁提高了对孔克仁的评价。此人在历史上曾经是朱元璋身边的近臣,号称足智多谋,一点都不输于刘伯温。只是他后来莫名其妙地被治了罪,落得身死名消。

  对于朱元璋乱杀功臣的行为,他始终不太理解。听话的也杀,不听话的也杀,不知道他到底要闹哪样?结果是给朱允炆留了一堆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生生让朱棣夺了江山。

  “此外,剽悍、骄暴,并不是人之常情。”

  孔克仁话风一转,似乎是在针对常遇春和胡大海。

  “这是人的生活习性所致。殿下必须用礼法来进行约束和引导,使剽悍者变得柔和,骄暴者变得规矩、踏实起来。

  猛将就像烈马一样,只要调御有道,时间一久自然会被成功驯化。臣建议,加大宣慰使及相关职司的权责,在军中推广遵礼、守法。”

  “孤与卿所见略同,是该狠抓纪律作风的时候了!”

  对于他的说法,朱国瑞非常赞同。唐军所向披靡,将士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显示出桀骜不驯。常遇春等人只是众将中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背后,还有很多将领逐渐在显露出剽悍、骄暴的倾向。

  包括儒将冯国用都开始在红线上反复横跳,似乎在试探着底线。

  “秦朝以暴虐及宠任赵高等奸佞之臣,而导致天下土崩。汉高祖起自布衣,却能以宽大驾驭群雄,因此被推戴为天下之主。

  可如今的天下大势却与彼时有所不同,元朝的号令、纪纲已经废驰,所以多有豪杰蜂起,雄霸一方。然而这些豪杰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成为最终败亡的原因。

  爱卿之言来得及时,孤一定会狠抓风纪,杜绝各将成为新的暴虐之人,令天下百姓不能归心!”朱国瑞提出自己的见解。

  孔克仁欣慰地点点头道:“殿下能够明察秋毫,实属天下之幸。如今河北有孛罗帖木儿,河南有察罕帖木儿,关中有李思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