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五章 贝叶佛经_血色蜀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话让旁边的宋长庚心里一动,正象半边老尼说的那样,崆峒山也曾经是修炼界的名山,曾经有许多名人在那里修炼过,并且在飞升或者灭度后留下许多的宝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轩辕黄帝之师广成子,他的金船就留在那里,后来汉朝的时候被一群修道者破开禁制后才自己飞到元江的。全/本\小/说\网

  而其他遗留的宝藏也很多,只是时间不到强大的禁制将宝藏隐藏起来而已,没有机缘是很难发现罢了,听了半边老尼的话宋长庚猛然想起嵩山二矮子在图谋崆峒山的什么了,在那里有处佛家宝藏就要到了出世的时候,想必是嵩山二矮子要想去夺宝。

  可是那里的地盘刚好是天残、地缺的势力范围,至于嵩山二矮子怎么操作,是威胁还是利诱就不是宋长庚关心的了,他想的是那宝藏里面埋藏了许多大雄法师前辈遗留的宝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一部佛经,《贝叶佛经》,是属于佛教大乘的真经。

  宋长庚自己明白,华夏文明之所以能长久不衰,几次在国家政府被灭,民族被外族长时间统治甚至是大屠杀后,可是依然能不停的发展下来,并且越来越强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文明能兼容并蓄,任何好的文化都能被它吸收,最后转化成为它自己的东西。

  佛教文化也是如此,在汉以前许多的名词和习惯华夏民族都没有,可是汉以后随着佛教地发展。许多东西已经融入这个民族,成为这个民族的特色,如因果、缘分、魔和诸天、寺庙、僧人、地狱、六道轮回等等,这些以前汉族文化里并没有,后来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而佛教除了有大小乘的区分,还有许多分支宗派,如中国特有的禅宗和密宗。这些已经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然后又带上中国的特色传播到世界上去。这是华夏文明吸收转化最典型地例子,在人间流传的佛教各种典籍中讲地都是佛家理论,基本没有涉及到法术方面的东西。

  拥有具体的自身修炼和外用降伏等法诀的佛经叫真经,而宋长庚曾经修炼过的[未来星宿佛经]就是这么一种,这是一种专门为诸天中的天人、阿修罗、龙等生物入佛而写的一部经书,就宋长庚所知道,这书不是真正地佛教经。它应该只是一个入佛的引子。

  在崆峒山里的那个大雄法师前辈留的《贝叶佛经》则是真正的佛经,无论是理论还是法诀都在真正的佛法,宋长庚并不太了解具体的东西,他知道的都是从[元会球]中看到地未来记录,里面说的也不全,他只是知道现在流传的许多佛法《贝叶佛经》那里面都有记载。

  一想起那些如象小金刚龙象般若力、小旃檀佛光、大金刚不坏体、大金刚须弥手,大旃檀法身,胎藏曼荼罗、诸天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