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6章 调研(下,感谢灵犀009盟主)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着建议道:“鸣泉先生,听说正阳门的‘荟萃楼’汇聚南北名菜,既然大京兆有意破费,咱不如到荟萃楼去吃个狠的。”

  此时京师,百姓们吃饭有八楼、八居、十二坊之说,虽然各大菜系都有,但占据多数的还是鲁菜。

  凡称“楼”者,多设大堂、雅座、包间,味道拔群,菜价也贵,如“荟萃楼”汇聚淮、鲁风味,乃京师饕餮最爱者;凡称“居”者则无大堂,只有包间,或有雅座,味道虽比不上称“楼”的,但也相差不大。主要是环境清幽隐秘,顾客多为官员巨贾,如冯保常去的“太白居”,内有花园夹道——顾客之间很难见到。

  称“坊”的,则是百姓餐馆或食品加工作坊,主打价格便宜。如在永乐十四年间开的“便宜坊”,本无名字,只是一个熟食加工店。百多年来因烤鸭和童子鸡收拾的干净美味,万历时期外卖已经送到大馆子和王公贵族之家,被京师群众起名“便宜坊”。

  王廷瞻想法简单,选柳泉居是自己常去且习惯了。徐贞明的话其实是变相提醒——政事堂诸相、尚书和大京兆在一起吃饭,如果选择环境清幽之所,此事好说不好听,王通等辈不免要写个节略给皇帝看,却又何必如此?

  王廷瞻只是念不及此,待回过味儿来,见梁梦龙等人都笑着点头打趣徐贞明,自己忙表赞同,略带感激的看了徐贞明一眼。心道:“怪不得种地县令能当上尚书,还真是有两下子。”又想,“连潘晟都能想到,我才离开侍从室几年,就忘了谨小慎微四个字儿了。”

  于是王廷瞻赶紧安排人去定几个大包间,自己陪同众人出了正阳门。因怕下面人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他又带着梁梦龙看了看正阳门外的一条、二条胡同。等时间差不多了,众人才换了大衣服,便装直奔荟萃楼。

  荟萃楼高四层,进去之后是通顶的大堂,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嘈杂喧闹。掌柜的听说总理大臣来此吃饭,激动的脸上肥肉都是颤的。忙派人去喊东家,自己弯腰陪同诸位大佬从中间过道穿过,沿着楼梯来到三楼。

  京师开饭店的,必有几个大包间应对突发奇想的达官贵人,此乃免麻烦的必要成本。因此顺天府的人过来没一会儿,就安排的妥妥当当。待众人按官职大小团团坐定,那山珍海味、南北奇珍流水价送了上来。因下午还要继续工作,梁梦龙不许众人喝大酒,于是上了些淡酒佐餐。

  走了两个小时,众人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个个据案大嚼。总理大臣入阁已经三年,大伙儿也比较熟悉,祭了五脏庙后不免将朝廷近期重点工作拿出来交流讨论。

  王廷瞻看了眼包间板壁,低声提醒道:“梁总理,此处人多耳朵也多,大政不可在此言说。”众人会意,又谈起各地见闻、文章诗词。反正在座都是饱学之士,话题倒是不缺。

  王廷瞻虽然正三品,但在这个包间里算是官儿最小的,只带着耳朵守着门。打算见相爷、尚书缺了什么,就站起身到走廊找人安排。

  因见梁梦龙喜吃白灼虾,他告罪起身出门。刚出包间,见府丞刘瑊站在门外。他吃了一惊道:“你因何在此?”

  顺天府原府丞王以修在“盗掘案”后坚决求去,王廷瞻拦阻不得,王以修得以回四川老家颐养天年去了。接任的刘瑊乃隆庆五年榜眼,几轮升转后接替了王以修。

  见刘瑊冬日里面如土色,汗出如浆,王廷瞻心中咯噔一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刘瑊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府君,又出揭帖案了。”说完,递过来一张四开的白纸。

  王廷瞻颤抖着手打开看时,见上面写着:“居正耻圣明,舟楫得采风,龙床酣卧者,豪杰称中兴!”

  王廷瞻眼前一黑,咕咚一声坐倒在地!

  感谢灵犀009盟主的再次打赏!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