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多的是_戴着空间回八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大队,该使用沙子的时候,也照样要来这里拉。只是原来是随意自己挖,现在改由赵家人计算土方卖给!

  一立方沙子一吨多,都是赵家人一铁锨一铁锨地,从旧河道里挖出来,再转送到购买者的推车里。

  村民们见赵家人挣得也是血汗钱,逐渐接受了花钱买沙子的现实。

  更有村民见他们每天卖出不少,就笑呵呵地前来主动帮工——这就开始有了帮手,当然需要按天,或者按月付给工资。

  哪怕赵家人自己吃喝紧张,也从不亏欠工人的工资。口口相传,前来务工的人更加多了。

  老大赵刚和赵强,也就有了时间去到乡里、县里,宣传自家的沙场,联系外面的业务。

  赵玥眼见沙场生意好了起来,肯定要再使得家人在致富路上的脚步,迈得更轻快一些。

  调动空间,她很容易地就把四处寻找砂石原料的采购商,和在大热天里抹着汗水四处联系买家的大哥、二哥,促成了会面。

  有的会面机会,被赵玥安排在小旅社里。小旅社多是大通铺,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同榻而眠。既然这样,相互聊天的机会就多了。采购商和赵家人,就这样建立了正式联系;

  有的会面机会,直接就安排在小饭馆、小吃摊点中。赵家老大正在吃着大饼,喝着紫菜鸡蛋花汤——这是有了点钱,生活得以改善的情景,否则就是窝头。

  旁边的一桌人,边吃喝边发着牢骚:“不是找不到沙场,就是找到了沙场,沙子的质量不行。”

  这就不用多说什么了。赵刚嘴里的大饼来不及咽下,就赶去和对方交谈。

  生意机会多了。因为赵家沙场的沙子质量好,前来购买的人就更多。人多了,呵呵,每方沙子的价钱,也就逐步上升。

  先是三毛、五毛的涨,很快就到了八块钱的价格!这在当时当地,那是很好的价格了。

  赵永水一家肯定开心,但人心永远不会满足。

  赵永水又有了新的忧虑:开始卖沙子,来的人都是推个独轮车,或者推个手推车。装上几袋沙子,也就是一块两块钱;

  随后,就是赶着驴车、牛车、马车来的,一车沙子就能卖出十来块钱了;

  再往后,就是手扶拖拉机;再往后,可不得了,来了好多大货车!一下子就是几吨、十几吨啊!

  不同面值的钱,“唰唰”地点过来,赵永水肯定是脸上乐开了花。

  可是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站在旧河道边,望着大小不一的沙坑,却又现出了愁容:刚开始创业,荒山那里还是大把的钱砸进去,看不到产出的迹象。而河道里的沙子再多,也是有限的。

  沙场的沙子,就是钞票!这些沙子,能不能支撑到荒山有了丰厚产出,赵永水对此心怀忧虑。

  赵玥对此,肯定早有预计和安排。

  哼,既然空间在手,这还算什么大事吗!?

  现在又是各地大搞基础建设的好时候,她就很开心,很乐意地搓搓左手无名指,调动意念从空间里,转来源源不断的优质沙子,送入赵家沙场的旧河道中。

  赵永水把自己担忧的事,说给了老大赵刚和老二赵强。这哥俩立刻打着手电筒,跳进旧河道里。

  来回走了好几遍。他们在河道的沙砾中,迈着大步走回来。

  赵刚向父亲拍着胸脯保证:“沙子都很松软,可以采挖的数量,应该还多得是!”

  站在沙坑边缘的赵永水听了,连忙发问:“不会吧!下半晌儿的时候,我亲眼看到有的工人挖出来不少大石块,说明快见底了吧?!”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