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回京_戴着空间回八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完,立即就想了起来,“哦,对了!记住开春买头小猪回来养上!不行的话,就去你周各庄周叔叔那里,让他帮着你们去集市上挑一个。”

  “哈哈,那还早呢!真要是买小猪的时候,你还不回来吗?你还能在京城呆多久啊!”赵刚笑着说。

  赵永水也知道自己说的多了一些,但是提到周全礼,他又想起什么事来。

  看着赵刚,他严肃地说:“你回头跟他到镇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门面房,准备开烧鸡店!”

  赵刚听了挠挠头,难为情地笑了。

  看到大儿子的这个状态,作为父亲的赵永水,也就知道他对周全礼的女儿周芳,是认可的。

  怕的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然赵刚和周芳彼此认同,这就好办了。

  赵永水心里也是高兴,刚要再说点什么,方淑芬在一旁催促着:“你说吧,我们娘三个去京城了!”

  赵永水连忙从木凳上站起身,然后快步走进西屋,拎出来一个黑色的手提包。

  这个手提包,是这个时代出差的人经常使用的。黑色人造革的包体上方,印着“京城”或者“沪城”的白色字样。两根半圆形的提手中间,是一道闪亮的银色拉链。

  看到父亲很郑重地拎着这个提包,几个儿子都笑着凑上前来,询问这是要做什么重要的事去。

  赵永水把手中的皮帽子往头上一戴,就呵斥着说:“肯定是重要的事就对了!”

  几个儿子见状,大约猜到这个黑提包里,都是为了去买京城的那个四合院的证件和钱了。

  “走吧。”赵永水随即招呼妻子和两个女儿。说着,他率先走出屋子。

  到了院门处,他看着那道荆棘院门,不禁皱着眉头摇摇头:“该换了。”

  “嗯,我回头找铁厂的人,过来量个尺寸,定做一个!”赵刚说着,把荆棘院门搬去一边。

  一家人依次走出院子,在初春的料峭寒风中,走向村口的车站。

  天色已亮,朝阳还没有升起来。

  城里的人明天就要上班,农村的人却还没过够大年的喜庆劲儿。

  村子里,远近传来各种鞭炮的震响。这不断的声音,吓得平日里按时啼鸣的大公鸡们,缩着脖子躲去犄角旮旯,不再报时了。

  到了车站,赵永水心里很踏实:乘车的人不多。去往京城的人,大多不会这么早赶回去;而去县城,或者十里八乡走亲戚的,也没有起得那么早。

  “串亲戚的也不多。”赵刚看了一圈后说着。

  “串亲戚也是个形式。大都是十点多钟到最合适——聊几句,抽根烟、喝杯茶,就该吃午饭了。吃了饭,再坐会儿就回家。”方淑芬左手拉着大女儿赵霞的胳膊,右手搂紧小女儿赵玥的肩膀,“要是都像村长不到八点就来拜年那样,那还不得把主家忙死。”

  说着,她笑了起来。

  赵玥抬头看着母亲,装扮也就是这时代的农村妇女们,惯常的衣装:蓝布外衣里面,是自己缝制的棉袄、自己手织的毛衣。下身是蓝布裤子套着的棉裤,脚上是双黑色棉鞋。

  母亲的这身装扮,与站在身旁的父亲的衣装样式、颜色,基本相同。

  明显不同的是,父亲头上戴着那顶皮帽子;而母亲留着垂到颈部的头发,头上包着一块暗红色的头巾,在下颌处打了个结。

  这样的打扮,已经很是整齐了。要是想在款式、色彩上更加丰富一些,还要等几年才行。

  “嘀嘀”的汽车喇叭响着,一辆长途车带着一阵尘土,从山角处转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