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汉字七体_风水密码之夺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块石碑上的文字字体优美形式奇古,却又比大篆简化了许多,只是今天的人看起来笔画仍显得复杂。

  画疯回头看了一眼皇甫枫流道:“果然,这书呆接着就是写小篆了。”

  车同轨、书同文,秦合六国后在战国后期文字的基础上统一以小篆为规范字,这是中国方块字真正形成的初期。

  众人细看去,那字形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犹如铁线;字形稍长而圆劲均匀,横平竖直之中透出秦人规范严谨的风格。

  沈君忧虽不懂书法,但对历史有一定了解,咋舌道:“不会吧,这么牛?”

  皇甫枫流摇头道:“岂止如此,这字体全部是模仿“泰山记得石”上的李斯手书字体!要是把这石碑作旧一点,几乎难辨真伪!”说着他又细看了下石碑,继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道德经第三章!看来书呆要以八十一种不同的字体来书写这《道德经》。”

  应双儿不解道:“中国字有八十一种吗?”

  画疯边走边答:“所谓汉字七体,指的是‘甲金篆隶草楷行’这七种中国字体的演化,可是几千年来的书法名家岂止八十一位?”

  皇甫枫流若有所思,却回头往来路看了一眼。

  画疯等在前面很快有了更多发现:工整端秀,笔画浑厚而纵横奔放的程邈“古隶”书写的第四章道德经之“和其光,同其尘”;

  以宽扁庄重,横长直短“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汉隶名篇《张迁碑》字体书写的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取法千古墨宝陆机《平复贴》而挥就的章草第六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然后是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的“草圣”张芝之“今草”;

  左驰右鹜,千变万化又不失法度的张旭“颠草”;

  “醉僧”怀素大师援毫掣电、如壮士拔剑般神彩动人的“狂草”;

  飞鸿戏海般的三国钟繇小楷、卫瓘古拙劲正的魏碑;

  方润整齐的欧阳询正楷、婉雅秀逸的虞世南、疏瘦劲练的褚遂良、骨力劲健的柳公权柳体、于圆满中见筋骨的颜真卿颜体……

  特别是最龗后广为流传的楷书,大家经常能看到,可是写到那个境界风骨却是难得一见,何况是一个人把这么多大家的神采挥扬到极致!

  古国平幼承庭训曾经习字,知龗道“四大楷体”之说,不由问道:“颜柳欧赵——为何没看到他习赵孟頫《洛神赋》的手笔?”

  皇甫枫流道:“赵孟頫书风遒媚本是大家,可他作为宋太祖嫡系子孙而入侍元朝,让很多后人诟病,估计书呆是不耻他的无节操而不肖学吧——你应该也不会看到豪健沉着的蔡京书法。”

  “蔡京?《水浒》里的蔡太师?”范小龙问道:“难不成这个老奸臣也会书法?”

  “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