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5、906节 洪武四年的最后一天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臣想说的。

  虽然通过加征一成赋税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朝廷的负担,可百姓的负担却有所增加。百姓虽然没有什么怨言,但也要给百姓一个安慰才是。

  “兵部,准备在难民中挑选十万会骑马的青壮,十六以上三十以下,新编为骑兵。反正大唐本来就要新招骑兵。这十万人吃上军粮,就不用赈济了。”李洛早有安排。

  “元廷虽然退出河北之意已决,但在西方势力越来越强。这将来,一定还会和大唐作对,骑兵可不能少了。”

  “遵旨。”兵部尚书都烈领命,神色很是高兴。

  大唐如今只剩十八万骑兵,根本不够用。这次再选十万骑兵苗子,骑兵就够用了。将来横扫大漠,收复安西和北庭,还是要靠骑兵啊。这些晋北和燕云健儿,可是骑兵苗子啊。

  陛下可是说了,一定要再打一场怛罗斯之战,还必须要打赢。

  众臣都是点头,招募骑兵,就解决了最能吃饭的十万后生。

  “征调十万青壮协助修建长安。十万青壮协助修建关中水利工程。”李洛再次说道。又少了二十万能吃饭的青壮。

  “再招募十万人修葺洛阳西苑,反正也是要修的。不然趁着眼下劳力充沛,干了这件大事。”

  “再动员男女一百万,在豫州修建水库两千座,用以灌溉。”

  一百万人修建水库,看似人多容易出乱子,其实水库都是分开的。

  李洛很清楚,河南虽然是产粮大省,土地肥沃,可后世经常干旱,最著名的就是1877年和1942年,因为干旱,赤地千里,饿死数百人。

  河南地区有黄河淮河洛河,按理说旱灾不应该那么频繁才对。可是因为北方生态环境恶化,治河不善,加上水利工程少,所以是两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

  宋金时期还好,河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仍然强大,因为生态还没有恶化。加上宋金统治者重视农业水利,所以还很富裕。

  可到了元朝,官牧私牧到处都是。不但蒙古色目贵族大量跑马圈地,圈建牧场,就连被胡化的汉族豪强,也有样学样的大肆放牧。

  于是,到了明初,整个北方,生态都急遽恶化了。华夏北方的没落,其实就是生态恶化的过程。

  就说现在,历史上还是元初,可豫州平原之上,已经能很少看到树林了。

  河南频发旱灾的历史扭转,是在后世建国后。

  那位伟人一声令下,在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改天换地”工程。调动上亿劳力,修建水库八万四千座,蓄水堰塘七十四万个,整治五大水系,修建河堤十七万里。

  这才彻底扭转北方长期干旱,南方长期水灾的历史。

  眼下有几百万难民,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不然,后世之君,怕是没有魄力征调几百万人来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