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7、718节 祖籍故里,犹如云烟。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叹,别提有多郁闷了。

  甘肃平章连连催促元军过河,元军统帅大怒,竟然狠狠抽打了甘肃平章的使者一顿,让使者回去告诉平章,要想过河,就自己来打。

  大元勇士不是莽夫。明摆着要付出大量伤亡还讨不到好的硬仗,为何要打?要是渡河时叛军火器齐发,那不是给叛军送人头?不被火器打死,也会沉入黄河淹死。

  曾几何时,不可一世、吊打天下的元军,竟然开始畏惧唐军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唐国崛起以来,一场又一场胜利积累的军威,使得唐军士气如虹,面对敌人变得日益骄狂。

  尤其是以唐军海东时代老兵为代表的中下层武士,变得极其好战,坚信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此时,唐主李洛已经去了临洮狄道槐里,探望陇西李氏故里。

  狄道槐里是陇西李氏故居所在。可是数百年前显赫的李氏故居,早就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附近只有村庄,已经没有李氏祖居宅邸了。

  李洛看到烟消云散的李氏祖居,神色悲哀的对左右说道:“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数百年矣,不想零落至此啊。”

  附近的百姓得知大唐皇帝亲来,都一个个激动不已的出门下拜磕头,不敢抬头仰视。

  “都起来吧,尔等乃我家乡邻,故人也,无须大礼。”李洛下马,踩着积雪虚扶周围的村民,“传令,方圆二十里地的百姓,每家赏赐羊一只,这是朕的回乡之礼。另,七十以上身体健旺的父老,随朕左右,陪朕在乡中走走。”

  “遵旨!”侍卫立刻去办。

  片刻之后,几个须发皆白的古稀老者,被侍卫领着颤巍巍的来到李洛面前,作势准备一起下拜。

  事实上,他们下拜的动作是假的,只是个虚礼。因为按照华夏古礼,年过七十的老者,见到天子不用跪拜。

  除非,天子也是老人。

  “诸位长者年高,免礼免礼!”李洛立刻止住他们行礼。李洛要是大喇喇的受他们跪拜,就是“无礼”。往大了说,就是失德。

  几个老人顺势止住下拜的动作,拄着拐杖鞠躬道:“小老倌儿,见过官家。”

  所谓华夏礼仪之邦的说法不是虚的,和后世不同,古代对礼节看的很重,哪怕是乡村百姓,也知道古礼,并千古传承。

  尤其是陇右这样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礼节更重于南国。

  比如他们的自称“小老倌儿”,就很有讲究。

  老倌儿,就是先生,长者之意,也就是“老百姓”的本意,是百姓代表。年纪大的老人,必须得到尊重。老人自称老倌儿,不是自矜,更不是倚老卖老,而是要向年轻人言传身教,本身就是在维护伦理。

  所以,老百姓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你起码要能活到古稀之年,这在人均寿命短的古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