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3、334章 父女夜议…生番出山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惭愧。”林必举很是汗颜的说道。

  龚侃和崔牧这两位卿士也出列说道:“微臣惭愧。”

  杨序等武将也纷纷出列道:“微臣惭愧!”

  文官说惭愧,武将也说惭愧。但两种惭愧,含义却截然不同。

  崔秀宁便道:“那这代耕之策,就不走国卿廨了,以唐侯之命直接颁布令旨吧。”

  轻轻一句话,就把对军队的施恩直接抓到手里。

  唐国目前是五卿共治,林必举是国卿廨上卿,很多政事都是他和其他四位卿士商议后拟定处理条陈,再报给摄政夫人裁决。

  每一份处理条陈,都必须最少有三名卿士通过,才能上呈。

  崔秀宁认为处理的妥当,就照准。认为处理的不妥当,就打回重拟。

  这种安排,把“纲”抓在君主手里,把“目”交到臣子手里,纲张目举,相得益彰。如此一来,既对臣子放了权,又能确保君权的至高无上。臣子既能有效参政,君主又不会太劳累,还能集思广益,补漏拾遗。

  在唐国,以这种程序下达的政令,叫廷令。

  但唐国典律规定,廷令不是最高等级的政令,最高等级的叫君旨。君旨是不经过国卿廨的命令,廷令必须服从君旨。

  君旨还分几种,对个人的称为“敕旨”,对团体的叫“令旨”;对全体臣民的称为“诏旨”,合称“三旨”。

  如此一来,就避免了明朝中旨的尴尬,强化了君主权力。

  接下来,就是商谈江南军的安置。无非是授田授衔,成家婚配,训练改编等事。

  三万五千江南军,被正式编入唐军序列。

  这次朝会整整开了一上午,安排妥当很多政事军事,崔秀宁才有点疲惫的回到内宅。

  到了黄昏之时,崔秀宁又去了颜铎的太公院,给义父颜铎请安。

  “我儿,你如今身怀六甲,行动不便,这晨昏定省就免了。”颜铎被两个侍女扶着下榻说道。

  上次去辽东移民,颜铎亲自出马,受了劳累,病了一场,到现在还没完全缓过来。

  要不是他身体底子好,这一病已经要了他的命。

  “爹感觉今日如何?”崔秀宁亲自给颜铎沏了一杯茶。

  颜铎道:“爽利不爽利,也不打紧。为父年近七十,无所谓了。遗憾者只有两件,一是没见到孙儿出世,二是见不到吾儿恢复中原了。”

  崔秀宁笑道:“爹休要说丧气话。儿明年春就会生,爹还能健健旺旺活个十年八年,如何就看不到了?”

  “哈哈哈。”颜铎爽朗的大笑,“照你这么说,倒是为父失言了。”孙儿明春出生,他应该能看到。但李洛恢复中原,他肯定是看不到了。

  崔秀宁也有点黯然,以她看,义父的身体大不如前。两年前还能挽弓射猎,现在已经拉不动了。

  没有义父的帮助,她和李洛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