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一章 见微知着(2)_宦海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报销的时候,碰到了钉子,会计张琪不让报销·吕型伟解释说,这是杨书记让报销的,局长也说让报销,但张琪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了一句流传很长时间的话语:“谁请客,谁出钱。”吕型伟没有办法,只得告诉杨西光,杨西光也很为难,问吕型伟该怎么办,吕型伟提出,请参加宴会的上含志分摊,最后,吕型伟一家家跑,将钱收回来。

  徐少杰最后发出了感慨,当年,教育局有吕型伟这样的处长,机关里面有张琪这样的会计,一个大城市,有杨西光这样的领导。换到现在,区区一顿饭,何足道哉,请部长全家吃上三年五年的饭,这样的钱也是可以拿出来的。如果分管教育的市委领导请部长吃饭,愿意出钱的单位多的是,轮不到杨西光那种级别的领导为难,更不会有一个会计说不准报销。

  徐少杰很动情的指出来了,张琪这样的会计,目前可能不多了,但不能说没有,而杨西光那样的领导,也一定会有的,只要一级级的能够尽职尽责,许多在我们看来是童话般的故事,就能够出现,这些故事多了,群众的看法,就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制药厂的班子成员,都知道徐少杰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总会计师,很是激动,主动发言了,说出来了心里话,现在坚持财务制度,是很难的,但是,有了徐书记的鼓励,就一定要支持下去,现在坚持制度,就是为制药厂负责,为班子负责,为全厂的职工负责,将来,大家总是会明白的。

  收起回复class=*"j_lzl_p*">

  宏源市制药厂的事情,给予了徐少杰很大的震撼,他绝对想不到,能够发现这样的企业,或许,宏源市制药厂也服从了局势的变化,在处理很多关系的时候,开支了不少钱,比如每年的赞助费,还有一些拜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钱,但是,制药厂对内的控制,是很严格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制药厂的班子,没有出问题,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能是这些原因,让制药厂的职工看见了,他们不会说什么,更不会赞誉,他们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职工以厂为家,努力工作,职工认为,自己的做法,也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宣扬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凝聚力,宏源市坚持下来了,而且效益还很不错。

  但宏源市制药厂这样的办法,在一般的企业,都是推不开的,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很多的国有企业,最终的结局都是亏损,所谓的穷庙富方丈,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怪圈,凡是国家直接管理的企业,大都是亏得不能够继续亏损了,可一旦进行了改制,企业归个人所有之后,往往能够重新焕发出来生机,有不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