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八章:芯片与微处理器_大国贸易,从海上行商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家电产业3英寸足够用了。”

  这人,显得很诚实,林岭东对他有了不少好感。

  也多了些购买意向。

  这个厂子的基础加工一文不值,白送给他都不要,唯独这个晶圆厂值钱,有技术支持,有无尘车间,他搞一阵做顺了就添机器,加炉子,逐渐升级就好了。

  可让他自己去做呢?

  购买全新设备,各种洽谈沟通,从建设到投产,没个两年的时间理不顺,搞不定。

  他缺的并不是钱。

  而是时间!

  放下硅晶棒,朝着另一栋厂房走去。

  “那8英寸呢?单炉的价格多少?”林岭东又继续问。

  马哈德万摇头道:“8英寸很难,需要太和集团的总部授权,还要面临重重审查,你没有庞大的产业链支持,很难获得批准,而且专利使用费也很高昂,他们的8英寸生产线有12项实用专利,每年支出的专利使用费就高达50万美金,一般的工厂承受不起的。”

  林岭东点头,这些有专利的大厂属实厉害,躺着就能挣钱。

  “那6英寸呢?需要审查吗?”

  马哈德万:“也有,6英寸有投资要求,厂房的规模不低于200万美金,还需要缴纳一部份设备押金,每一台单晶炉需要缴纳3000美元,你如果不开厂了,这些设备返销给他们公司,按照供货价的50%回购,他们有设备的保护政策,不能私自拆卸,更不能轻易销售给其他人。”

  林岭东:“这个我明白,那设备坏了呢?”

  马哈德万:“他们有工程师,必须要曰本人过来修,如果私自拆卸会面临高额罚款,合同里有违约责任,他们有权力单方面终止合作。”

  林岭东继续问:“那你们呢,芯片加工外包出去吗?”

  像这样的电子科技园区,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产业细分。

  可以有选择性的进入某个利润环节。

  马哈德万点头道:“Miromax在这里有一家光刻工厂,他们有60微米的投影光刻机,微米的stepper光刻机,也有专业的EDA设计师,你有需要的话,包给他们做就可以了。”

  林岭东却微微一惊:“微米?我没听错?”

  马哈德万反而奇怪:“Mirmax你不知道吗?信实工业的半导体品牌,他们也承担外包,但项目小了可不会做。”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Reliance精密半导体公司,用的是米国品牌ACG5微米光刻机,可以做8进制的数字电路,仿造inter的4004,8008微处理器,技术还是挺不错的。”

  “在门格拉,你拥有无限可能。”

  林岭东脚步一顿:“你确定?”

  马哈德万呵呵一笑:“是真的,但只是小规模的仿,在门格拉有几个技术很好的年轻人,能逆反16位处理器的数字电路,很多技术问题都是他们解决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