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军之乱_江山争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掩盖道路,使城池上挂满了冰溜子,很难攀岩。

  隋唐时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寒冰纪,气温比后世要低一些,加上生态没有破坏,没有全球变暖,在东北地区,寒冷更强烈一些。

  隋军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大战数月的疲倦,伤亡的恐惧,弥漫在全军上下。

  隋炀帝丢了颜面,没有在西域、草原番邦面前扬眉吐气,也没有实现最初的战略构想,心中有一股怨气,和深深的遗憾。

  不过,他还年轻,并不老迈,今年没有实现,就放在明年,二征高句丽上。

  “传令下去,徐徐退军,不可莽撞乱了阵型!”

  消息传出,各军营的将士都欢呼起来,拔营收囊,准备撤走了。

  高句丽的大将军乙支文德知道消息后,立即发号施令,传往各地残存的兵力,要沿途伏击,不能让隋军就这样安然撤走。

  隋炀帝在六军护卫下,先行离开,后面的精锐大军尾随,然后才是一些不受重视的边军等。

  高句丽开始衔尾追击,冰寒雪地,由许多游牧人组成的骑兵队,速度极快,无惧风寒,这给隋军的撤退造成很大麻烦。

  后面的隋军,由于思乡心切,寒冷交加,心中早已没有了抵抗情绪,只想快点跑走,离开辽东、离开关外,回到关内去,活着见到家人。

  很快,形势变得不容乐观,后方的大军被追击,阵型难以控制,如同败军一般,倒退如席卷。

  这种情况超出了各军总管的意外,组织士兵列阵对抗后方的高句丽追兵,效果并不好。

  “快逃啊,追兵上来了。”

  人心惶惶,士兵坚韧的意志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有了一战的勇气。

  兵败如山倒,殿后的军队伤亡在扩大,始终无法摆脱高句丽骑兵、轻兵的追击,与此同时,隋炀帝得知消息后,加快的撤离的速度,轻装上路,下令抛掉不少随行的器械、粮草、衣物、布匹等,包括那个威武的巨车,也没有工夫保存了,因为一旦被追上,难以活着回中原了。

  长弓岭!

  这是鸭绿江西岸的一处必经之地,此时兵甲闪烁,山岭上下,已经横尸很多。

  罗昭云一身重甲,手持长枪,带兵先一步赶到此处埋伏,等另一支高句丽军赶来设伏的时候,被他带兵杀散,几乎围剿了七成敌兵,守住了这里的要塞。

  半日后,隋炀帝的圣驾经过,发现这里寒光朔动,先是一惊,得知是罗昭云镇守在此后,这才安心度过。

  接下来数日,陆续有大军奔逃经过,发现这里有断后的大军,慌张的情绪,才勉强收了一收,这里还给每军准备了一些棉衣,热乎的饭菜,缓解了隋军的疲惫和寒冷。

  “多亏了罗将军料敌先机,抢先在此策应啊,不然我们危矣!”

  “诸位将军不必客气,请尽管上路,返回辽东城整编吧。”

  “那好,我等上路了。”几位大将军对罗昭云非常敬重,抱拳示礼后,带兵撤走。

  当最后一股隋军撤入后,只见数万的高句丽军滚滚杀来,罗昭云挽起长弓,对准了敌军的大旗,隔着两百步就射了出去,一箭折了旗杆,使高句丽军愕然止步,双方对峙起来。(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