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四章 屏障(上)_抗日之幸存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被几个鬼子跑回去报告了呢!?

  “喀拉”一声,“老柴皮”做了一个推弹上膛的动作,手还是被阻力搁了一下——他还是不习惯这种英国步枪的闭锁方式,总觉得拉机柄往后拉不该有阻力。他手下的士兵中幸亏还有不少来自原来北线防御中的粤军部队比较熟悉“英77”,当然英国人“借”给他们的武器中也有让他很兴奋的东西,现在他带着这不到两百人的部队,竟然有两挺重机枪,还是原装英国货——在以前他的川军团里全团上千人可只有一挺俄制重机枪!

  “老柴皮”的动作引来了连锁反应,黑暗中几处都有拉枪栓的声音响起来,接着就是人头涌涌;身边的那个老兵也“喀拉”一声把手中的“汉阳造”准备到了作战状态……

  “怎么分布这么密?说过多少次要拉开点,想被人家一炮打掉吗?”“老柴皮”很恼火,虽然他的兵都可以算是老兵了,至少在幕府山一带和鬼子见过仗,但是由于枪支太少,那些没枪的人还是不自觉地向有枪的人靠拢,总是扎堆在一起。

  国民党军士兵由于机枪太少,一般主要靠密集的步枪增强火力,很多老兵也是习惯了并排在很小的范围内防御,要他们习惯疏疏落落的防守布阵也很难一下子习惯。仗打老的“老柴皮”明白曹小民的意图,但是很多士兵却还是没有领悟。

  当然这样的领悟也是很悲情的,这是一种不以顶住对方为作战目的,而是以不退后为手段,没枪的人就疏疏落落潜伏,等敌人的坦克或者步兵到了跟前才发起手榴弹袭击,每人两颗手榴弹;也就是说这些没枪的士兵一旦暴露就基本成为对方步枪手的猎物——这是一种死战的战术,只有下定必死决心的人才能领悟。

  教训了一下几个士兵,“老柴皮”继续巡哨……这一路让他忧心忡忡,很多的士兵都是在睡梦中被他拍醒的——他不得不拍醒他们,因为他要确认这个位置上的防卫还有没有战斗力;他已经发现了几处哨位上睡着的士兵是在发着高烧拍不醒的!伤病员太多了,几乎就没有身体完好的士兵……

  “轰!”一声不算很响的爆炸声忽然就掀开了大战序幕,在夜里摸黑前进的鬼子斥候踩上了他们的土地雷。“嘭”“嘭”“嘭”……仅仅几秒之后,整片大地就被一片惨白的照明弹光覆盖,鬼子的机枪也开始向着各处可疑目标射击,但是四周除了寂静与惨白外,没一丝动静。

  还好,士兵们都记住了:照明弹下来时第一时间不是趴下而是静止不动!浑身上下烂茸茸的士兵披上破麻袋,在照明弹下只要不动就很难被分辨出来是人还是荒野上的背景,没有活动目标鬼子的机枪就没了用武之地。

  就在照明弹将要熄灭的时候,鬼子兵们按照观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