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美娇妻千里寻夫踪_三国之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有多少,有的也早就在被清缴殆尽了,大部分也只是被裹挟的普通群众罢了。如此便也验证了一个道理,毕竟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贾援后世时对这些起义军还是很抱有同情心的,但自从成了这大汉朝的官吏后,对这些人又有了由衷的厌恶,直到与这些人混在了一起,贾援才发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无奈。

  若是能安居乐业,谁也不愿意提着脑袋去干丧命的勾当,有那功夫还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但是现实却逼着这些人不得不从了贼寇。

  贾援收拢了这些黄巾降卒,也算是做到了一视同仁,最开始还有一部分心有忐忑的人担心贾援过河拆桥,但多日里的相处也让这些人放下了戒备,而曹操屯田的好政策也让这些因为破产而不得不走上造反道路的农民看到了一丝希望。

  若说这些黄巾军也并不是只知道烧杀抢掠,论起对屯田的了解,这些人反而比任何人都要精通。黄巾军能够在主力尽丧,领头的张角都没了性命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撑了快十年,可不都是靠着劫掠为生的。

  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特有的生产体系,便是兵农合一。没有战事的时候这些黄巾军自己便是农人,在田间地头劳作,一旦战事复起,便扔下农具摇身一变,成了战兵。

  这种体系在当下的社会来说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且能充分的发挥人力优势。

  当然,大家不是不知道养职业军队的好处,可是以这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想要养一支完全脱产的军队还是十分困难的。

  其实为政者的政策没有好坏,只是看适合不适合而已。差点断送了大汉朝基业的王莽便是个例子。这个人没有篡汉的时候简直就是个完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孔子生的早,不然这圣人的名号可就扣不上他的头上了。便连王莽篡了汉朝,也是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群众支持的,百姓对他的拥戴可不见得就比刘氏少。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也是因为提出了一套完全不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制度,而搞到了众叛亲离,王朝也如镜花水月一般覆灭了。你要说他的制度好不好,当然好啊!后世种花家靠着这套制度,不到一百年便走完了别人几百年的路,可以说是崛起之关键。

  但即便如此,不适合就是不适合,当时的人及社会实在无法适应这超出时代两三步的制度,你无法让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到千千万万的百姓身上,若是硬来,那就只能承受天下的反噬了。

  与王莽相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了。老朱同志得国之正,乃是千古以来第一人,毕竟他抢的是异族的皇位。老朱同志建了国提出的制度便是把百姓都划分好民籍,简单的来说,也就是你如果父亲是军人,那你一生下来也就是军人,你本人要是铁匠,那你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