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5章 术之贤良 我之仇雠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方势力的核心区域河南去的,这几乎可以说就是带着灭国之志发动的北伐了。

  比如宋武帝刘裕的两次北伐,第一次灭掉南燕是先夺取山东,后一次灭掉后秦,却是直接攻击豫州,再从豫州西进,夺取关中。

  所以可以说,直到南北朝时期,天朝的南方政权一旦北伐,重镇和指挥中心几乎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寿春。

  不过在南北朝之后,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当时作为隋朝皇子的杨广镇守江都(扬州)十年,进一步加剧了天朝经济重心的东移,随之而来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壮大,扬州成为江南贸易中心的同时,也让更靠近大海的东线水道成为漕运的不二之选。

  大运河入淮河后,直接导致寿春以东的宿州通济渠拐道北上,寿春扼守的中线水道地位随之下降,其后更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因为东线水道越是发达繁茂,寿春的中线水道便愈发没落,没落的水道自然缺乏运维,继而导致了淝水在合肥将军岭的巢淝运河因淤塞而不再通航,这让寿春战略地位受到了再一次的致命打击。

  不过名城虽已开始没落,却仍是东南重要的藩篱,在唐末五代时期寿春名为寿州,依旧是东南军事重镇。南唐刘仁瞻在淮南之地半数归后周的情况下,孤军坚守寿州达三年,力保寿春不失。

  正因为寿州不失,后周军始终无法全据两淮,进而渡江,南唐便又苟延残喘了十数年。

  寿春真正的没落是在南宋,靖康之变后,南宋偏安江左,北方游牧势力不修水利,导致汴水干涸,舟船无法通行,寿春水道北段随之断航。

  南北水道皆断,占据寿春此后仅能扼守淮水,曾经“南方要地”的战略地位终于彻底失去。

  元明以后,淮水不修,水旱频仍,寿濠一代益加衰落。而运河纵贯,南北一家,寿春非复要地也。

  不过在此时郭嘉为王政勾画的霸业蓝图里,寿春却是极为重要,甚至无可取代的!

  寿春周边有许多低矮的丘陵,易守难攻,亏得此次王政让黄忠、魏延的先锋部队先行抵达,他们来的迅捷,没给甘宁、杨弘在城外设置阵地的机会,已先抢占了附近的山丘高地、河流溪水。

  相比黄忠由王政钦点,魏延这个副将的地位却是千方百计从王熊、周泰等人手中抢来的,毕竟自投王政以来,除了绞杀孙策之外,魏延几乎是寸功未立,但孙策再是重要,当时已是穷途末路,这斩首之功要说多大却也没有。

  所以此时的魏延立功之心甚为急切,军人想要立功只能靠打仗,而军功之中无论斩将还是先登,先锋官的机会自然是最大的。

  但魏延万万没想到,他好不容易拿了这个先锋的副将,杨弘、甘宁却是拒不出战,根本不和他应面,这就非常尴尬了。

  所以此时的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