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3章 一言而决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言不发,他老成持重,从王政第一句话出口时,便已清楚这事已成定局。

  出乎意料的,这一次糜芳又开口了。

  其实糜芳同样深知,自家无论说什么都不会改变王政的决定。

  他这番行为的目的,本意只是想要做出改变!

  前几日时,他曾与自家妹妹秉烛夜谈,糜贞认为,按王政起事以来的行事作风,并非雄猜之主,为臣子者除了忠心,能力之外,亦要考虑主君的心性,乃至当前的形势,按眼下所看,正是王政势力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糜芳若是事事谦让,寡言少语,按以往的圆滑处事为臣为官,风险虽是小了,却也失去了入其眼的机会,机会,功劳自然便不多了。

  奔命司的长吏,说白了大半是因之前的情分、功劳,日后他糜芳,乃至糜家能进到哪一步,却是要看以后的君臣相处以及王政的态度了。

  与其保守求稳,不如锐意进取,多多表现。

  自家妹妹这段分析,糜方深以为然,今日大反常态,主动和黄忠争论,一方面固有针对祢衡之意,但更多地却还是糜芳想要改变自家的行事作风了。

  此时他便侃侃而谈:“主公贵为徐州之主,三军主帅,乃是千金之躯。当避免涉足险地。”

  “兵者,凶事也,且宁平三城不过县邑尔,驻军多则亦不过数千人马,若无意外,我军已然是稳操胜券,以主公的身份,何需亲赴取之?”

  “吴,徐两位将军不日将返,何不稍等几日,便是兵贵神速,以臣所见,黄将军亦乃当世虎将,可以其统军,厮杀在前,主公运筹帷幄,调度在后。事若有急,也可权变,是否更为妥当?”

  对于糜芳今日的大反常态,王政其实也注意到了,倒也觉得是件好事,毕竟天朝与金本位的西方不同,官商之间差异极大,这些时日下来,糜芳大部分时候的表现,其实更像商贾而非官吏,这其实不是好事。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糜芳开始主动改变了?

  这是好事,王政自无不允,为免打击臣子的积极性,他笑了笑,温言解释道:“子方,便是徐方、吴胜今日便回到下邳,他们和麾下兵卒长途奔波,多有疲惫,若是立刻遣去豫州,并不合适。”

  “此次攻打宁平,事关重大,但是以目前情势,却是不宜调动太多兵力,本将的意思,便和奉高一样,带上几千部曲,老兵新卒混合前往。”

  “宁平三城虽是县邑,毕竟其在眼下风云激荡,形势复杂的豫州,却也不可掉以轻心,为策万全,这等兵力非本将亲领前往不可!“

  王政亲自前往,其实还有一个好处

  能够显出他对豫州黄巾的重视。

  外人不会知道徐州真正的战略意图,只道为了援救盟友,连主帅都亲自上阵,这话要传出去,对名声大有好处。

  毕竟眼下,大汉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