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兵分四路(下)(三更)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问:“凭何为据?你又不知袁术其人!”

  “我不知袁术什么人有何打紧,我知道姓祢的这书生是什么人啊。”

  吴胜一摆手,大大咧咧地道:“这厮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了,如此心高气傲,既敢拍胸口去,必是有了十足把握。”

  “否则万一失败,丢了脸皮,这书生估计都要羞到自己切脖子了吧,哈哈。”

  吴胜对祢衡的形容,王政等人俱都深以为然。

  “吴胜话糙理不糙。”王政也道:““袁术若是进犯徐州,也必先取东海,下邳,广陵。不可能舍近求远。”

  “确实先不用管,要在意的还是袁绍、陶谦和孔融!”

  “此人何足为虑?”听到这个名字,张饶满脸的不屑一顾:“将军,末将对孔融其人,北海其国自认尚算了解。”

  “孔融,一腐儒耳!”

  “北海国,亦是既无勇将,又无精兵,简直便是不堪一击,便如祢衡所言,管亥围堵之危已解,吾料孔融亦无狗胆来捻吾军虎须!”

  “他若当真不知死活,末将必叫他有来无回!”

  这话说的当真是豪气干云,慷慨激昂,似乎忘记当日龙游浅水时,他与赵宏讨论时,可是觉得王政比孔融更像一个能捏的软柿子。

  “话是这么说,不过.”张饶对孔融的评价王政不置可否,可其所言北海无勇将,他就无法苟同了。

  北海可是有个太史慈的啊,你要碰到他,我只能给你收尸了

  虽然只记得对方与孙策的交集,但王政也不敢肯定他在此之前是否为孔融效力过。

  看向其他人,王政问:“你们的看法呢?”

  “将军,北海离此路远。”徐方斟字酌句,一针见血:“便是孔融来犯,此时既未收到消息,便是同时启程,末将亦有信心在其入彭城前,取下广戚县!”

  话音刚落,便见吴胜一拍大腿,道:“阿方此言,甚是有道理!”

  讲完这番不伦不类的话,立刻便扭头对着王政嚷道:“将军,何须顾虑太多?”

  “于禁,潘璋,高雄都被你提前安排,留守在三面要地,若是有什么风声,此时就该收到消息!”

  “既然未有动静,哪怕咱们出兵时这些人也动身,我们抓紧时机攻下城池,再随机应变亦可啊!”

  嘿,竟被你这憨货教训了。

  摇了摇头,王政自嘲似的莞尔一笑:“你这话说的哈哈,甚是有道理!”

  “确实是我想太多了。”

  自家出了谬误,被人点出,王政也坦然承认。

  确实啊。

  于禁潘璋都是历史名将,便是不敌,也应会把消息传来,而北面的高雄和麾下又都在系统之内,若有变故,也可立即从面框上的信息变化发现端倪。

  都如此了,怎还患得患失!

  “徐方,今日日落之前尽快将所有收来田地划出部分。”王政道:“出征之前,做出章程,分封诸将,立功军士,校级百亩,尉级”

  “喏!”

  即便有系统保障士兵效忠,因二度分兵,力量略嫌单薄,王政想再鼓舞一把士气。

  要知他此时麾下兵马,无论系统内外,大多还是青州人出身,身处他乡,时日一久,难免有情绪,之前封赏的官职,衣甲,财物这些,相比而言,毕竟不如土地踏实。

  对这些平民出身的而言,有地没地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了田地,才能心安,而吾心安处,便能视为家乡了。

  “既如此”王政长身而起,视线自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一拍案几:“众将听令!”

  “末将在!”

  人人躬身高声,一脸兴奋。

  “此役我坐镇彭城,着徐方为四路统军,若有变故,可传信与他,听其号令,众将齐心协力,明日一早,由四门涌出,取四方,攻四城!”

  “此次出征,务必兵贵神速,与敌争先!”

  “切记速战速决!”

  “喏!”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