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8 弹劾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及百司纲目。”

  简单来说,这帮家伙官儿不大,但是管天管地甚至管皇帝,就没有他们管不到的!

  最关键的一点,这帮监察御史可以“风闻奏事”!

  风闻奏事,源于汉代的“三公谣言奏事”,东汉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据传闻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官僚,称为“谣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为御史的特殊权力,到了唐朝,已经成为国家律例。

  顾名思义,所谓的风闻奏事,就是只要听说了,可以去核实,也可以不核实,都能作为弹劾的基础。

  当然,单纯的道听途说的风闻奏事与核实过材料之后的“与风闻雷同”,意义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威力足够!

  尤其是对于名声很差的官员,简直就是致命的!虽然不一定能令其领受国法的制裁,但是降职罢官,却对轻而易举!

  所谓“三人成虎”,这么多的监察御史全部弹劾一个人,罪名又是如此的五花八门,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个被弹劾的官员简直就是“坏透了”,已经成为官场的耻辱,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为过……

  但这也只是针对一般的官员,他长孙无忌是什么人?

  当今皇帝的大舅子,太子的亲舅舅,关陇集团的扛把子,是能顺便弹劾的吗?

  居然有人敢拔其虎须,是吃了豹子胆,还是有人给撑腰?

  形势不明,没人敢轻易发表意见,即便是亲近长孙无忌的大臣,亦是沉默以对,静观其变。

  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英武的容颜平静似水,不见喜怒。

  王洎身边另一位监察御史出班奏道:“微臣监察御史王坛,弹劾申国公高士廉,纵子行凶,屡次辱骂亲王,殴打重臣、官员,甚至于长安街头将僧人殴打至重伤,嚣张跋扈、目无王法,恳请陛下明察,将其严惩,以正国法,还关中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众人又是一惊,今天这是怎么了,弹劾完长孙无忌还不够,怎么还弹劾起高士廉来了,高士廉不仅是长孙无忌的舅舅,更是门下省侍中,当朝宰相,德高望重。

  王坛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出班奏道:“微臣监察御史张钊,弹劾赵国公长孙无忌结党营私,祸乱朝纲!”

  张钊过后又有不少御史站了出来相继发言,不是弹劾长孙无忌,就是弹劾与长孙无忌相近的人。

  大殿内的气氛凝重到将要窒息……

  这时,黄门侍郎褚遂良上前一步,走出班列,启奏道:“民间素有俗语:捉奸捉双,拿贼拿赃。便是国法律例,亦讲究人赃俱获、物证俱全。没有证据,如何能使罪人信服认罪?如今,多位监察御史联名弹劾赵国公,所言之真伪,并无明确证据佐证,再说赵国公乃当朝重臣,德高望重,是以,臣请陛下三思。”

  监察御史张钊便出声道:“黄门侍郎此言差矣。臣等身为御史台之监察御史,风闻奏事乃是本朝律例赋予的神圣职能,但凡朝中官员皆可弹劾,何故长孙无忌便能例外?如此道德尽丧、罔顾国法之败类,难道阁下还要维护他么?”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