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六章 臣子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继位的事了。

  冉正一直在忙着怎么救儿子,思想一直都是想办法,寄托在别人身上,从来没往自己身上想,周书仁一提醒,冉正脑子转的快,突然笑了,越笑越大声,眼角都笑出了眼泪。

  冉正反应过来了,皇上想让他自己提致仕,他多年为皇上,到头来,臣子臣子,只是臣子而已。

  周书仁听着笑声心酸,闷头给自己倒了茶水,最是无情是帝王,江上面前,自古牺牲的臣子还少吗?

  冉正笑岔了气,想拿出手帕擦眼泪,一摸什么都没摸到,才想起来出来的急,并没有拿手帕出来。

  周书仁将自己的手帕递过去,“擦擦。”

  冉正擦了眼睛的泪,又喝了几杯茶水平复心情,他不能和周书仁多说,“谢谢。”

  周书仁,“我们是姻亲,你也没少关照我。”

  在津州的时候,冉正帮了他不少,他都记得。

  冉正扯着嘴角,“今日你不跟我说,改日也会有人和我提,只是到时候,冉磊等不起。”

  他开始帮周书仁,那是他看好周书仁,为了冉家而已,后来定了亲,没等他多帮忙,周书仁进了京。

  周家进京后,反倒是帮了冉家,孙子冉浔就不用说了,小儿子冉磊先进京,周书仁也给了关照。

  周书仁,“你赶紧进宫吧,冉磊等不了。”

  冉正站起身见礼,“我这里给你承诺,只要我冉正活着,周家有难我一定帮忙。”

  至于孙子儿子,他就不敢保证了,他死了左右不了子孙。

  半个时辰后,冉正跪在政殿地上不起,皇上让他起来他都跪着伏地不动,闷声的道:“臣心意已决,还请皇上准许。”

  皇上心里复杂,他想让局势更清晰一些,冉正致仕能少很多的牵扯,冉正多年的忠心,他都记得,“爱卿不必如此。”

  冉正一动不动,“臣恳请皇上准许臣致仕,臣真的老了,心里经受不住了,臣的儿子胳膊受伤,发了热躺在冰冷的木板上,臣这个当爹的恨不得以身代替,臣舍不得皇上,臣也想继续为皇上效忠,可臣真的怕了啊,皇上。”

  皇上意外冉磊的事,抿着嘴,张扬的手真的太长了,“朕准了。”

  冉正提着的气松了,“臣叩谢皇上。”

  太子复杂的看着行大礼的冉正,也终于明白昨日父皇的话,父皇就是在等冉正主动致仕,他和父皇差的太多,以为学到了所有,其实他还有太多需要学。

  皇上亲自扶起冉正,注视着冉正花白的头发,握着冉正的胳膊用了力气,最后拍了拍冉正的肩膀,“你很好,朕一直记得。”

  冉正眼里闪着泪花,感动的道:“臣能为皇上效命,是臣的福气。”

  皇上侧过头对太子道:“你送送冉大人。”

  冉正出了政殿,“太子留步,臣,不,老夫告退。”

  太子注视着冉正一步步离开,听到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父皇,“父皇。”

  皇上也注视着冉正,“你可觉得为父无情。”

  “不,儿子知道父皇都是为了江山,为了国家。”

  皇上拍着儿子的肩膀,“这是朕教你的一课,你好好体会,等你当了皇上,你就会懂了。”

  太子低着头,“儿子惶恐。”

  皇上摆手转过身走边走道:“你带着朕的口谕,亲自接冉磊出来,冉磊是冤枉的,证据柳公公会给你。”

  太子抬起头,看着父皇有些弯的后背,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父皇后背更弯了。

  柳公公很快送过来证据,小声的道:“皇上很难。”

  太子拿着证据,对柳公公点了点头离开。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