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任重道远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识的人,不,应该说全国有多少识字的人?

  太子陷入了沉思,现在朝廷每月的宣传图册,都会带上一些简单的字,小叔叔说给想识字的人能识字的机会,虽然每月图册只有几个字,日积月累也不少,小叔叔还说虽然成效慢,但是不做一点效果都没有。

  太子想到周尚书教导他的时候,提到过各州的一些恶习,想到周尚书说的教育,太子心里沉甸甸的,目光看向马车外,只觉得任重道远。

  蕲州,昌廉站在窗边,皱着眉头担忧的看向窗外,外面狂风肆虐,院子里的树枝折断不少,风中夹杂着豆大的雨滴,打在玻璃上噼啪直响,让人听得担心玻璃会不会打碎。

  董氏抱着儿子,忧心忡忡的道:“来蕲州几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风。”

  门外挂着的灯笼早就不知吹到哪里去了,董氏听着呼啸的狂风,眼睛忍不住抬头看棚顶。

  昌廉安抚的拍了拍娘子的肩,又将儿子抱在怀里,小家伙吓坏了。

  别说小家伙了,家里的下人都吓坏了,心惊胆战的。

  狂风来的急走的也快,古代没有预警,城中没来得及躲避的百姓,不少人被风掀起的瓦片砸到。

  昌廉从屋子里走出来,精致的院子已经一片狼藉,院子里的花有的直接折断,有的花瓣都没了,盆景也倒了,还好府上只有两个下人受了些轻伤。

  董氏心有余悸的拍着心口,“吓人。”

  昌廉道:“我去衙门看看。”

  董氏担心的道:“你小心一些。”

  昌廉点头,“你也回屋吧,现在还下着雨,别凉到。”

  “好。”

  昌廉坐马车去衙门,看着街上的情况,城中的情况问题不大,他更担心附近的村子。

  京城户部,邱延看着窗外,“今年的气温比去年同时段要低一些。”

  周书仁,“是啊。”

  邱延,“你说今年,呸呸,我想什么呢,今年一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

  周书仁没邱延那么乐观,他记得历史上是有小冰河期的,“你来不只是与我讨论天气的吧。”

  邱延自然不是为了说天气来的,“皇上这个月已经建了四个玻璃棚子,我看账册又支出了两个棚子的银子。”

  周书仁,“你想问什么?”

  邱延想问这些棚子做什么用的,几个棚子户部支出不少银子,可见每一个棚子有多大了。

  周书仁的确知道,这些棚子是太上皇要的,棚子内是用来培育优良粮种的,现在太上皇一门心思在农作物上。

  邱延并不是为了好奇,而是心疼这么一大笔的支出,“我就是心疼。”

  周书仁却一点都不心疼,“你也别问了,过一阵子就知道了。”

  邱延一听,户部最抠的尚书大人不觉得心疼,可见是大好事了。

  汪家,玉露的肚子很大了,再过一阵子孩子就要出生,玉露想回娘家住几天,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大世家就是不好,顾虑太多了,玉霜姐姐成亲后随时能回娘家小住,她却不行。

  她一旦回娘家小住几日,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话,是不是在汪家受了气等等。

  周家有太多人嫉妒了,巴不得多些周家的流言。

  玉露郁闷的叹气,以前玉霜姐在京城,还能时不时来看看她,现在她连说话的人都没有,至于汪华就算了,她宁愿自己待着。

  汪蔚进来就看到娘子叹气的模样,“不开心?”

  玉露摇头,“我就是有些想念大姐,也不知道大姐在章州过的好不好。”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