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6章 急切需要身份证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垣也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陛下想到什么好的审讯方法?”

  “如果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王象乾不以为然地道,“如果是,为什么不将所有盗匪都押解京师呢?”

  “陛下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实非我辈所能及,还是照他旨意去做,赶紧秘密送往京师九人吧。”

  比起儿子王象乾,王之垣自以为要更懂朱翊镠,毕竟朱翊镠在江陵时,与他交往过多次。

  而王象乾之前不过是兵部的一名六品主事,别说了解朱翊镠,平常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点王象乾自己也承认。

  既然猜不透朱翊镠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那也只能照做了。

  当即将九名盗匪秘密运往京城。

  朱翊镠在信中还刻意交代了一个细节:将九名盗匪的眼睛全部蒙上,不让他们知道自己被运送至哪里。

  这样,依朱翊镠之意,将十八名盗匪一分为二,一半留在武昌府,另一半秘密运往京师。

  除了王之垣、王象乾父子知晓,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

  包括朱八戒,暂时也不知道。

  不过王象乾拿自己当诱饵、抓获十八名盗匪的消息不胫而飞,迅速在湖广河南两地传得沸沸扬扬。

  自然也很快传到了京城。

  ……

  由查验出身来历不易这件事,朱翊镠想到了要制作“身份证”。

  身份证,是现代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件。顾名思义,身份证自然是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

  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张小卡片,但其实里面包含有太多的个人信息,因此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且是识别人、区别于他人的有效证件。

  但在没有现代技术支持的古代,人们虽然也有身份证,不过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在古代并不是所有每个人都有身份证。古代普通人一般都是没有身份证的,只有那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身份证明。

  就是说,身份证并非现今才有,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

  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到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

  “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

  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的官员所用的“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

  “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