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九章 府案首是我们的_古代农家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四平方米左右的隔间。隔间三面都是木板,只有前面那一面是敞开的。隔间里此时只有一张孤零零的板凳。待考生进去,把门口的一张木板横放下来,就成了桌子,正好卡在门口处。

  杜锦宁正打量传说中的考号,隔壁的一个二十来岁的考生就伸出头来,好奇地问她道:“你也是县案首?”

  杜锦宁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先前的猜测没错,这坐在考官眼皮子底下的,就是各县的案首了。

  她朝那人笑笑,点了点头:“是。”

  “我是兴宁县案首周致,请问你是……”那人拱了拱手,又问。

  杜锦宁看了领路的差役一眼,见他并不阻止两人说话,便也回了一礼:“我是漓水县案首杜锦宁。”

  周致又问道:“不知杜案首今年贵庚?”

  也不怪他好奇,他进来时观察过其他考号的考生,年纪最小的十六七岁,最大的已有四十来岁了。只有杜锦宁,个子虽高,但面仍然十分别稚嫩,看样子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这让他忍不住要问上一问。

  杜锦宁无奈。

  她很不愿意谈年龄,毕竟十二岁的县案首,问题比较敏感,容易被人怀疑是作弊。要是她这次考得也不错,把这些比她大的人都比了下去,这些人对她绝对不会是佩服,而是不甘与怀疑。

  但周致问到面前了,她又不好不答,只得道:“十三了。”虽说桂省人不大爱讲虚岁,但她讲一讲虚岁想来也无妨。

  屋里比较安静,周致和杜锦宁对话又是正常声音,他们的话屋里的其他案首都听到了。

  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说杜锦宁已把自己的年纪说大了一岁,但十三岁的县案首,也是不可多见了。

  忽然一个考生惊呼起来:“我想起来了。去年的府案首似乎就是漓水县的,他年纪也不大,也十三四岁的样子。”说着他从考号里探出头来,极力想看清楚杜锦宁的模样,“杜案首,这人你可知道?”

  杜锦宁点点头:“知道,是我书院里的师兄。”

  大家越发惊讶,又有人问道:“你们是什么书院?”

  “博阅书院。”

  “博阅书院啊。”大家都感叹起来。

  博阅书院的名头,在桂省还是比较有名的,不知道的人很少。

  不过即便听到齐慕远和杜锦宁的出处,大家眼里的怀疑还是没有消退。一个书院里,偶尔出现一个少年天才,还算正常。但连续两年都出现少年天才,那就不大对劲了。莫非这博阅书院为了自己的名声,专门去各地网罗资质出众的少年天才,加以悉心培养,这才能连续两年以十三四岁的年纪拿下案首?

  要不是县试监考的县令不是本县的县令,而是别的县轮流抽调过去的,去年跟今年监考的县令还不是同一个人,他们都要怀疑漓水县在用少年天才来制造噱头了。

  不过博阅书院再机关算尽,他们也不会让这个想出风头的博阅书院得逞的。去年的事不可改变倒也罢了,今年的府案首,绝对不会是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屁孩儿。这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能中个县案首,跟他们坐在一排已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了,想跟他师兄一样再把府案首收归囊中,绝无可能的。他们这些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大家都在心里齐齐下定决心,一定要夺得府案首。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