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4躲到大寨上的沟里人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挨饿,纵是艰难,无论如何饿不死,还能活着。

  大河下游,尹冬梅她爷爷居住那东滩以下,那些地方就麻烦了。一水过去,啥叫打水漂,洪水扑来,人死房倒,冲个干净,啥都没有了。能活下来的要吃饭,成群结队逃荒要饭的铺天盖地就过来了。

  街里那寨子,咱沟里这大寨,你想着是防土匪的?哪来那么多土匪?是防饥民灾民的。饥民灾民成群。三天不进食儿,就能饿死人。他们一路过来,要不来吃的,他们能不抢吗?那时候是旧社会,政府不中用。没人管,抢来就是好家伙。国家不富强,老百姓也遭殃呀。为抢粮食,打。打得一塌糊涂。打死人,打伤人,这种事儿多了。

  有一回,听说一路灾民涌过来,沟里人都奔寨上躲起来。一天过去,平平静静的。有人把消息送上大寨:灾民都走了。可以从大寨上下来了。

  待到人们下到沟里,却见井边躺着一个小伙。那小伙奄奄一息,快要死了。人们给他喂水,给他吃的。他说他没病,他是三天没吃饭,快饿死了。问他家里人。他说涨河发大水,都淹死了。他是跟着灾民一路顺河跑,饿晕,倒在这井边,同路人以为他死了,也就撇下他,都朝西边走了。

  这小伙就是尹冬梅的爷爷。从那时候起,尹冬梅她爷爷就留在沟里。保长、族长可怜他,不抽租,让他种了寨上的官地。同时他还打短工,做长工,多少有了些积蓄。然后结婚生子。解放初分了土地,他就真正成了沟里人。

  良爷那意思是:寨上那贫瘠土地成就了尹冬梅她爷爷这个人,尹冬梅他爷爷因为寨上土地才在沟里扎了根。想想也都觉得可怜又可怕,那是啥样的生活?那是怎样凄惨的生存状况呀。

  良爷说:就那还是沟里人善良,收留他,不收留他,他只怕早就死到沟边了。

  由此可见,寨子、大寨是为防备来劫掠的外部群体而设置的,对单个善良的人不设防。

  走在乡下稍微大些的村子旁,寨子、炮楼到处可见,这是国家不富强,民心不稳定的标志,这是人们盼望安稳生活的标志,这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家为着获得安稳生活所使用的自保手段。

  能够接纳饿晕过去的尹冬梅她爷爷,这能说明寨子、炮楼,对于善良的个体不设防,这就足以说明沟里农家百姓很善良。

  良爷说:“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呀。社员们只管安心种地,其别的啥事儿都有人管了。旧社会不行。旧社会因为一个草个儿就能把人给逼死了。”

  年轻人听得良爷说,都感到有些过分,孙泉源还有些不相信。良爷说:“新良大队下乡知青有个叫金安然的,你可认得?”

  孙泉源说:“认的。他说他家是咱沟里的。我还想着他是开玩笑呢。听你也这样说,难道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