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居然感动他们了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泉源躺在床上睡不着,想了很多很多。但他毕竟年轻,涉世不深,再则也没有什么文化,好多事情,终究是想不明白。他觉得大队处事儿不公:尤继红在大队表现得好,表现得出众,那么好,没有被推荐去上大学;甄世红自沟里被调到街里那队下,她回到城里家中一直就再也没有来过乡下;人一直都在城里,一直没在农村,根本就谈不上在农村有啥表现,大队咋能推荐她上大学?还为她填写鉴定,还在推荐表上盖公章,做了证明。为什么能是这样呢?这是奇事儿。

  奇人也有:金安然。表现好,被推荐。这是好事儿。这正常。一般人巴不得脑袋削了尖,恨不能立马立马离开农村,回到城里去。这家伙倒好,故意跟自己过不去,执意不走,说什么把农村的事情搞清楚再走也不迟。有人劝他:如果国家政策有变:以后不招工,不招生,不招知青回城了,你该怎么办?他居然坦然说:大不了留在当地当农民。他还很认真说:不是农村人才能当农民,城市市民也可以当农民。他还进一步说:其实人的身份是可以转换的。只要有这机制,转换着也不难。他说世界上有些国家,必须持有大学文凭才可以当农民。当个力工倒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在咱们眼里,农民和力工条件对等。其实农民是个很高尚,很需要科学技能的岗位,不能把农民和力工相提并论。孙泉源没有去过外国,金安然说得真不真,他不知道,那就只能相信金安然说那是真的:开着飞机去撒农药。农民还得会开飞机?¬——咋不开着坦克去犁地呢。孙泉源心里不服气。但他清楚:这杠是不能抬的。毕竟他的见识少,人家的见识多。若是没有这事儿,金安然也不会说;若有这事儿,跟金安然抬杠也就让大家取笑了。至少说,少见多怪那是跑不脱。

  金安然说的那些,孙泉源听不明白:什么机制转换,什么身份转换,什么工作转换,什么农村集体与农民个体的关系,什么集体土地与私人宅基地的关系,什么良种培育与常规种子的对比,农村富队和穷队人们思想情绪问题……这家伙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全弄清楚才罢干休。这家伙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全都弄清楚。累不累呀!瞎操心!国家的事情你可管得了啦?傻不傻呀?说他他也不改。只能说他是傻子一个。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人家愿意这样,你够意思,你陪着他?若是那样我也傻,那我就傻得不带盖子了。

  年轻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吃得下,睡得香。尽管心如乱麻,胡思乱想,其实啥时候睡着,也不知道。连个春梦都没做,更没做花梦,好像做过工作梦,梦里有工作。梦中想些什么,早在睡梦中就忘了。只是感觉睡觉很舒服。只是觉得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