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沟里老汉那番话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老俩相扶相搀顺着沟西小路向沟里走。孙泉源知道多麦爸是因为眼睛失明,队下照顾,让他承包了给队下牲口铡草这个活。这活是记总分,不按出勤走,只要牲口不断顿儿,啥时候铡草都可以,比较自由,不受时间限制。铡草不是一个人能干了的活,帮忙的自然就是他老婆。这时候他俩朝沟里走,应该是去牲口园里铡草的。

  孙泉源从后边追上去。问清楚他俩确实是去牲口园里铡草的,便说自己闲着没事儿,给他俩帮个忙:先去垛边,把秆草个儿给掂到铡刀那儿。老两口很感激,说:“那就受劳。帮忙了。”他就没再应声,前头走了。

  来到牲口园。看到北边草窑空了。铡刀在南边草窑里放着。由此便知铡刀要从南边那孔装满料草的草窑里,挪到北边这孔空草窑里才好干活。

  那么长,那么笨重的铡刀,活安在一根中间有缝,缝边镶满挂草铁件的平底带叉的木桩子上。若让多麦父母这样的两个人把铡刀挪到北边空着的草窑里,困难自然不会少。往常这事儿都有他们儿子多麦帮忙。他们儿子多麦是队长。昨晚忙了一夜,觉没睡成,让孙泉源拉起来,递上一张条子,人家就得跑上二十多里,去为队下买水泵,现在正走在去公社供销社的马路上。儿子没在家,在家就用不着老俩做难了。

  “他儿子没在家,这样也好,我就替他儿子把这活干了,把这铡刀拖到北边空着的草窑里去吧。”孙泉源心里这么想:“这铡刀我还能拖得动。”虽然带底座的铡刀比较笨重,但孙泉源毕竟是小伙子,扣好铡刀,掂起铡刀把儿,连那底座一起就往前边拖。他能拖得动,拖着很吃力,下劲儿拖到北边空着的草窑里没问题。

  将铡刀拖到北边空草窑里放好。本想去秆草垛子上往这铡刀边运些秆草个儿,忽然觉得在窑里铡草,不如在垛边铡草空气好:大不了用草篓把那铡碎的秆草运过来嘛。垛边空旷地方大,也好施展拳脚。天没下雨,又没刮风,风和日丽,冷暖适中,何必在窑里窝着受拘束呢。于是又把铡刀从北边空草窑里拖出来,向秆草垛边拖去。

  秆草垛是一个草个儿挨一个草个垛起来的。开铡前,要先把草个儿一个一个掏出来。其实掏开一个茬子,剩下的秆草个儿也就好掏了。孙泉源掏出十几个秆草个儿,码到垛边。之后也就没事儿,在秆草垛边上站着,单等老俩过来。

  孙泉源看着老太太搀扶着瞎眼老伴儿,从沟西,迈步下坎,上坎儿,摸摸索索,艰艰难难,越沟过壕的趋到沟东牲口园这边。不是平路,两人行动自然缓慢。过来就要铡草。这一铡起来,就要铡到该做中午饭。这铡草也是出力活,这摁一天铡把,也够累的。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农村生活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