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夜半涨河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在去地块的路上,顺明已给大伙做了分工。必须抓紧干的活,主要分三块儿:一个挖水坑,一个架案板,一个搭庵子。挖地火没分给大家,交给明顺伯一个人干。大家干劲大,速度还是很快的。尽管肚子饿,月亮还没当头的时候,明顺伯已把捎来的花卷馒头溜过,咸菜疙瘩切成片儿,红薯玉米面稀饭烧好,招呼大家开饭了。

  船上毕竟少了一套这样的工作,他们在石头窝子那帮人之前开了饭。因河水太小,不便行船,艄公跟船长商量,今夜泊在北沿儿,明天提早,返回南沿儿。这给张永东来找孙泉源提供了时间。看到张永东到来,石头窝子那帮人也都是客客气气让他吃饭。张永东说在船上吃过了,只是闲着没事儿,来看看孙泉源。他跟孙泉源说,北沿儿这船艄公,很能讲些过去的事情,闲着没事儿,不妨一块儿去北沿儿船上,听那艄公白话。顺明准假。那就去吧。

  他俩来到河边,上到北沿儿船上。船上没有点灯。月亮挂在半空很清明,四周无云,洒下银色的光亮。艄公长得啥样,让人就着月光,也能看清他是中等个子,稍壮,光头,大脑门,长髯,一副很精神的神仙模样。得知跟随知青船工来的也是知青,又听说这知青是山上石头窝子的,那艄公说话更是谦虚直爽。他跟孙泉源介绍船工生活:“常言说的好:艄公路短。我们当艄公的哪有多少见识呢。路长不过两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一天下来也走不出二里模样。这样的人还能有啥见识?人们说我有见识,那也只是谬奖,想必是敬佩我年轻时的模样。其实那是事情放到了我身上,若是放到你们身上,你们干得一定会比我更好。爱国家,爱民族,这是咱们中华民族子孙的本分。抗日,不分南沿儿,北沿儿,都是一家人。咱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摈弃恩仇,全力打小日本,是那时候耍抢人的本分。听说明顺大哥还在你们石头窝子干活,他身体可好?”

  孙泉源说:“他在我们石头窝子当炊事员。我们一块儿来的。今晚这饭就是他做的。那么大岁数了,还很硬朗。”

  北沿儿艄公说:“明天抓空,我得上岸去瞧瞧他。好长时间没见面,我得去看看他,跟他说说话。”

  孙泉源说:“老人家就在这北边的草庵里,我现在就可以领你去见他。”

  北沿艄公说:“我们船长跟着船工们回家,顺便买盐去了,回来要晚些;船上离不了人,我只能改天再去跟他说话。”

  话说到这里,只觉溜着河面刮来一阵风。风不大,却有些凉。艄公说:“只怕是上游啥地方下雨了。这河里要来水,明天咱们就用不着那么费力拉船了。”

  听得北沿儿艄公这么说,张永东忙说:“我们船长艄公也都说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