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类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就是。

  这些人,自己绝对不会放过,包括赵构。

  虽然秦桧现在的罪孽没有正常历史线上的那么深,但是已经投靠了赵构,一起参与了谋反之事,那就是死罪难逃了。

  现在皇子大部分已经归京,没有了二十五王之乱的后顾之忧,赵桓已经没有杀赵构引的后患无穷的顾虑了。

  “官家,赵构本为康王,王失道,为奸邪所误,王之身,本不宜深责,然其罪滔天,对金纳贡称臣,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李邦彦再次抬头看了看赵桓的脸色。

  赵桓依然是那副你赶紧说完的表情,李邦彦就知道自己这话,是符合圣意的。

  李邦彦赌对了。

  赵桓坐直了身子,还是读书人骂人狠,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就是说,赵构活得没有一个生人该有的气节。

  这个意思,就是说赵构该死。

  “但是李提举,李椿年有大才也。胡世将也有定鼎之能,有些人是被江南、淮南、两浙路的大势逼迫,不得不低头,还请官家明鉴。”李邦彦吞吞吐吐的说完。

  他在为赵构手下的一些“奸臣”们说情。

  这些奸臣有些是因为裹挟着,糊糊涂涂的当了吴国的官,有些是被赵构给骗了。

  李邦彦再次看了一眼赵桓的面色,发现赵桓已经正襟危坐,坐在案牍之后,面色极为严肃。

  “拿上来吧。”赵桓伸手说道。

  ?

  李邦彦一脸的懵,自己想做什么,是怎么被赵桓知道的?

  赵桓当然不会解释,李邦彦身边那些亲从官,那些仆从,还有一名侍妾都是自己皇城司的察子。

  就是李邦彦想明白了,他也不敢把这些人怎么样。

  赵桓大概知道李邦彦要说什么,才把李邦彦招到殿上来的,但是具体内容,就不是很清楚了。

  “前段时间,臣把自己为相这几年,与官家奏对的为官之道,以及在河东路的见闻,所思所感,写成了一本札子。官家请过目。”

  李邦彦无奈的掏出了一本札子。

  他也很快的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刚知道一点情报,就会被李纲登门,自己刚知道了一些万刀刘的事,就被官家抓个正着了。

  但是这是应有之意,自己作为赵佶的宰相,现在以庶民的身份待在京中,实在有些欠妥,有些监视也实属正常。

  赵桓拿过来了李邦彦的札子,《官考》,讲的是为官之道。

  让赵桓极为意外的是,李邦彦这个公文里,终于有了标点符号!

  李邦彦这个见缝插针的能力,绝对要比李纲要强。

  “你的意思是垃圾分类?”

  “不,我的意思是,你是说,赵构手下的臣子,有好有坏,有逼不得已。要区别对待对吧。”

  赵桓这才明白了李邦彦的所有意图,这本官考其实写的不错,都是写给赵桓看的,很多官员机巧的心思,以及做事的目的说的很明白。

  被大势所逼迫,同乡、同窗、大兵都是原因。

  而且李邦彦在札子里,直接言明,赵桓这个皇帝,不断的提高了武人的地位,甚至一些知县事都是军将转地方。

  有些文臣一时想不明白,冲动行事。

  李邦彦的札子,说的就是劝谏赵桓对这些臣子们区别对待。

  “挺好。”赵桓挥了挥手,让李邦彦下去,让等在宫门外的李纲进来,他们要处理赵构回京的事。

  显然这不是现在的李邦彦可以参与的事了。

  “赵构要归京了,李太宰。朕要杀了他。”赵桓盯着李纲说道。

  当初自己要杀赵佶,李纲费尽心机的劝谏自己。

  过往历历在目啊!

  自己要是杀赵构,他李纲还是不同意,那赵桓觉得换个宰相,让赵鼎上位也不是不可以。

  “臣附议。”李纲丝毫没有犹豫,李纲这是叛乱,和赵佶的情况大不相同。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