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9 节目创意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的告诫。李晓峰深以为然,他不得不承认铁面人说得有道理。有好的艺术形式,这只是一个平台,具体怎么去表现,还需要细细的打磨。所以他虚心的问道:“费利克斯同志,那您有什么建议没有?”

  捷尔任斯基难得的一笑,道:“太多的建议我也没有,我只提一条,你说的时事快报这个点子就很不错,但是我希望这个栏目能更有深度一些,我们不光要将俄国和世界上发生的新闻告诉我国的人民,更是要帮助他们看清这些新闻背后的意义。我们不能仅仅让他们像听故事一样对待那些新闻,要抽丝剥茧,要深刻的挖掘……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如果换成这个时代的人,恐怕还真跟不上捷尔任斯基的思维,但李晓峰最大的优势不仅仅是个仙人,更重要的是他是穿越来的仙人,对后世传媒界的那些表现手法和炒作手段,有一个不算清醒但很直观的认识,所以他立刻就理解了捷尔任斯基的意思,实际上后世火鸟台的一款谈话节目就很符合捷尔任斯基的要求。

  锵锵三人行,估计后世的屁民们都看过,这节目说白就是三个人唠家常,天南地北的一通乱侃,各抒己见扯一点热门新闻事件,点评时政,却又不是处于庙堂之上的那种高台阔论,而是一种煮酒论长短,天下事尽付笑谈中的随意。这款节目对于普通来百姓来说,尺度刚刚好,既不枯燥又有趣,更是辛辣的点评了时政,移植到广播上效果应该也不差。

  “这个点子倒是不错!”捷尔任斯基也表示了认同,但同时也提醒道:“这个节目对主持话题的人要求很高,他个人的风格将极大的影响节目的可看性。你有什么人选吗?”

  李晓峰叹了口气,他能有什么人选?刚刚穿越过来,在俄国连人都认不全。而且锵锵三人行确实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这个年头在俄国口才好的人不少,布尔什维克的老革命里就有大把的演说家,但是那些人李晓峰觉得都不太合适。

  为啥?这帮人跟鲁迅先生是一个性质的,发表言论那是投枪匕首,个个都是嘴里喷酸液的主。让他们在一起煮酒聊天,不要三分钟,恐怕就会因为观点相左而打起来。李晓峰可不想将锵锵三人行变成锵锵全武行。

  当然,这还只是其一,其二就是这帮人发表言论的时候都太正式了,一个个捯饬得跟大学教授似的,口若悬河高谈阔论,怎么看都不像是熟人扯谈聊天。李晓峰可不想将锵锵三人行变成百家讲坛,他没趣给人上课,而且彼得格勒的老百姓恐怕也不愿意听课。

  说白了,布尔什维克的这些老革命都太正统,对他们来说革命就是一场斗争,非得分个胜负。但是锵锵三人行的宗旨却无关什么胜负,虽然它确实有鲜明的主旨点评时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