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4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签订了由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飞机厂仿制227架475型和500型的协议(罗马尼亚编号分别为-11495和560型)。也就是说这款飞机竟然打入了社会主义市场。

  这还不是全部,还有在大天朝闻名遐迩的“三叉戟”,这个货其实也是英国产品。当然有一说一的是这个“三叉戟”其实并不算成功,与比其晚一年试飞的波音-727外形相似,体积和载客量略小一点,都是三发中短程客机。但是波音-727产量达到1832架,而“三叉戟”仅生产了117架,是波音-727的l/15。

  后来欧洲人认真分析了“三叉戟”与波音-727竞争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三叉戟”和其他同时代的一些欧洲设计的飞机,如vc-10、“协和”超音速客机,都犯了一个致命的毛病:仅仅针对国内或欧洲的需要,而没有考虑必须进入世界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美国。

  正因为吸取了这一教训,法国、德国还有英国这些欧洲国家才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联合起来,不光是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而且以打入美国市场为首要目标,终于取得今天空中客车公司的巨大成功,以其空中客车系列客机赢得了和波音公司的飞机并驾齐驱的地位。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举这三个例子也就是说明英国航空工业的强大而已。其实英国航空工业最大强的所在还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劳斯莱斯的梗就不多说了,罗罗最强大的还是发动机领域,不管是二战还是冷战或者后世美帝一家独大的年代,罗罗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始终是世界第一集团的,也就是英国人一年比一年穷,否则以罗罗公司的底蕴和技术实力还能更强大一些。

  而李晓峰愿意给英国人股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罗罗公司的强大。苏联航空工业比美国差得最远的依然是动力这一块,而在动力这一块罗罗公司在五十年代可能还比美国人强那么一丢丢。要跟美国人抢市场,罗罗的发动机绝对是能加分的。所以李晓峰决定跟丘吉尔好好的谈一谈,以便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如果英国加入空中客车公司的话,苏联政府能给出的保证是,将罗罗公司的发动机列入备选发动机名单,只要客户愿意接受罗罗公司的航空发动机,苏联政府绝不做任何阻拦。”

  说实话,丘吉尔动心了,二战之后对于英国的航空公司来说是一大煎熬。军方没有了更多的订货,甚至将二战末期的订单砍得一干二净。而国外市场又普遍萧条,根本争取不到什么像样的订单,更糟心的是美国人还参合进来抢食,这更是将英国的航空企业挤兑得七死八活。

  从1945年开始,英国的军工企业进行了一连串的并购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