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4 华夏的那点儿事儿(4)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打出去,向华中、江淮地区挺进,在敌人的地盘大闹天宫。甚至太祖有想法出一只奇兵直接打过长江,把江淮地区闹一个天翻地覆。说白了这就是要用奇兵分散蒋某人的注意力,对于寸土必争的他来说,肯定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在眼皮子底下肆虐的,必然要调集重兵进行围剿,如此一来,敌人的主力被从山东、河北调走,压力必然是要少不少。

  太祖认为这个任务最好由粟大将去执行,毕竟粟大将就是在江淮地区起的家,对那一片很熟悉,而且这位粟大将最是机敏,又敢于抓机会。太祖的计划是:粟大将率领华中野战军两到三个主力纵队南下,穿插到湖北宜昌、沙市一带,在洪湖地区渡江后,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打到闽浙赣边,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太祖觉得如此一来围攻山东和苏北的刮民党军主力至少要被调走一大部分,而且沿途经过河南、湖北等地的时候,还能将围攻刘邓野战军的部分刮民党主力调走,接下来战场上的空间大了而且人也少了,也就便于挥pla运动战的优势了。

  这是一个很符合太祖风格的作战计划,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多方响应,不仅是中央军.委予以采纳,甚至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帅更是兴奋地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甚至还说:“今年能阻止十个纵队兵力渡过长江,后年就能结束战争。”

  按道理说,上上下下都同意了,这个计划也就该通过了,但是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被太祖点名的粟大将。粟大将倒不是认为这个计划就一定不能取得成功,而是认为这么做代价恐怕相当的大。

  跟着新四军一起打了近十年游击,一直在运动战中走过来的他非常清楚,脱离根据地进行外线作战,对部队的消耗是惊人的。粟大将认为这个计划会给部队造成重大伤亡。以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例子,该部队从瑞金出,向敌人统治区挺进,行程两千五百多公里,沿途还有几个小游击区,但由于长途跋涉,一路上要同敌人的追兵不断地周旋,战斗十分频繁,而且兵员补充、物资供应尤其是伤员的安置和治疗十分困难,该部刚刚抵达皖南时就已经减员一半。而现在太祖的要求可是更高,要在刮统区长期周旋,能不能坚持一年半年真心是不好说。

  粟大将认为如果要执行太祖的计划,减员可能高达五到十万,而如果在苏北、山东和豫东等拥有根据地支援的地区作战,以五到十万的减员来说可以消灭更多的敌人,而且部队还能更好的补充和休息。

  粟大将认为继续在豫皖苏地区作战有三个优点: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