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2 电子战(中)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距十五公里。接收机接收到红军的导航信号之后,射机立刻用强得多的功率从定向天线重新射出去,但是其射角度同红军的导航系统信号有偏差。

  这样红军的轰炸机飞行员听到的是德国人欺骗信号,从而驾驶飞机偏离正确的航向。一度的。红军战略轰炸机被“围栏”信号引导到无人的旷野或者荒郊,还长长迷失方向,有时候甚至会耗尽燃油不得不迫降在德国。那一段时间,阿尔克斯尼斯所中意的战略轰炸效果不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导航出了问题。

  不过红军很快就察觉了德国的“围栏”欺骗系统,所以立刻又研了第二代导航系统,德国人将其称之为“弓箭手”,这种新系统只有两部射机,分别射同等强度的“点”和“划”信号,同时也只有一个主波束和一个辅助波束。

  主波束和辅助波束在目标上空相交,这既简单便于掌握。又提高了轰炸的准确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对抗时刻在存在,当柏林等大中城市又一次被红军炸了个底朝天之后,德国人又开始想办法了。

  很快他们就在坠毁的轰炸机上找到了“弓箭手”系统的实物。查明其主要工作频率在39兆赫,随后德国人立刻研了“盾牌”系统。该系统以较强的射功率射“弓箭手”系统的的“点”信号或者“划”信号,但使波束稍稍偏左或者偏右,让红军轰炸机在不知不觉中偏航。此外,德军的电子侦察系统还能侦察到“弓箭手”系统的波束在何地相交,这样他们等于提前知道了红军的轰炸目标。自然可以守株待兔了。

  不过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红军在研出“弓箭手”系统时,就想到了该系统很可能会暴露红军轰炸的目标。所以在用该系统引导轰炸时,故意用多部天线向多个目标定向,使德国人搞不清楚红军真正攻击的目标。此外,随着护航体制的改变,红军战斗机部队从轰炸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之后,红军还会故意用定向天线制造假的空袭目标,将德军的战斗机引诱过去,然后派遣更大规模的战斗机部队予以歼灭。

  当然,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使用无线电导航,必然就会辐射信号,而这些信号被敌人截获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所以红军在不断改进无线电导航系统时后面会继续说,也在关注其他导航方式。

  所谓的其他导航方式,其实就是惯性导航。以牛顿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中的加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让后将其导入导航坐标系,就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而要实现惯性导航,最最重要的就是“惯性敏感器”,一般将其称之为“惯性仪表”。他们基于惯性原理自主、独立地测量物体相对于空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