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战争爆发,七七事变_抗战之第二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原本历史上,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但熟知这一历史的龙飞怎么会眼看着,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在7月9日第一次达成协议的同时,立即向中央首长,以及戴笠汇报道:“戴长官,日本人的和谈彻彻底底的就是一个阴谋,借口谈判在拖延时间,现在正在不断的向平津地区集结兵力。千万要做好准备。”最后强调道:“我中央直属99旅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战!”

  戴笠第一时间调查了事情的真伪,并立即向蒋介石汇报了这一情报。蒋介石不疑有他,一面尽量促成和谈,一面调动兵力于平津地区。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随之奋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壮士报国恨。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相对于历史的进程,这次虽然29军依旧损兵折将,但是由于准备充足,强有力的阻击了日军的行动,甚至让日军付出了近4000人伤亡的代价。

  28日夜,宋哲

  请收藏:https://m.lek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